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之美,深深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 这套书单将带你走进故宫,研习与故宫有关的知识,欣赏故宫独一无二的美。 01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说:“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一件古物,便是九鼎。 九鼎的诞生,跟它庄严的形象一般,带着许多权力色彩。它的铸造者,正是夏朝的创始人——大禹。大禹治水成功后,便铸造了这九只精美绝伦、形体巨大的鼎。 毫无疑问,形象上,它们是艺术品;意义上,它们是大禹晒权力的工具。 科学家曾经对二里头青铜爵进行过分析,发现其中92%是红铜,7%是锡。红铜和锡,在当时无疑是贵金属。为此,九鼎的存在,又成了华丽丽的王朝的象征。 …… 02 要数算故宫的历史,得从元朝说起。元大都新城和皇宫是元世祖忽必烈营建的,一共三组,以琼华岛团城为中心。 琼华岛东太液池,就是如今的北海及中南海,那儿有一组宫殿叫大内,是宫城,规模最大。 琼华岛西太液池偏南的地方,修了隆福宫;偏北的地方修了兴圣宫,是皇子、太后、后妃和其他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 忽必烈建的琼华岛、兴圣宫和隆福宫,在明朝整个洪武、建文年间都存在着。朱棣被封燕王,就是以隆福宫为燕王府的。永乐四年后,为了修筑紫禁城,元朝大内宫殿才被拆毁。 …… 03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国都,严格地说,现在的故宫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从明代朱棣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故宫前前后后经历了二十多个皇帝。 北京故宫这座雄伟的古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风风雨雨,它不仅在建筑技艺上有非常高的成就,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 紫禁城有四个城门,分别是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午门前有两座石亭,一边放日晷,一边放嘉量,日晷代表时间,嘉量代表法制。 皇帝将这两样东西放在皇宫正门,主要是为了告诉天下臣民,你们的人生和赖以生存的法制,都是由皇权授予的。 …… 04 作为一座建筑,紫禁城显然是太过庞大了,书上说,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但在我看来,它的功能已经不限于皇帝工作和居住。 一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不是无限的。巨大的空间,给人的生活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困难。 清朝皇帝乾隆,在紫禁城里一再大兴土木,是紫禁城建筑史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最爱的,还是八平方米的三希堂。 他为自己退休建造了宏伟的宁寿宫(紫禁城里唯一的太上皇宫),但他退休后还是住在养心殿,挨着他的三希堂。所以说,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吓唬人的。 …… 05 一个黄昏,夕阳西下,落日熔金,赵鹏一个人沿着架子爬上故宫东华门的巨大屋檐,看着阳光把琉璃瓦屋顶染得一片辉煌灿烂,他被这壮丽的美景深深震撼了。 遥想80 多年前,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学家成功修缮天坛祈年殿的往事,赵鹏瞬间“把自己感动了”,因为他现在所做的正是和这些前辈一样的工作。这个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小伙子默默对自己说:“修古建将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2011 年,赵鹏在故宫第一个独立负责的项目:东华门修缮工程正式开工。如今,赵鹏担任故宫古建部副主任,他与同部门的几十位专家承担着故宫古建筑保护故宫古建部的工作。 2020 年适逢故宫600 岁生日,也是进行了18 年之久的故宫第三次大修竣工的日子,故宫焕然一新的面貌该有多美,他们和所有的观众一起期待着。 …… 06 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最珍贵的一座宝库,拥有文物藏品180多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就有168万余件。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藏品几乎都是金字塔型,即塔尖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塔身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塔底是待研究的资料。而故宫的藏品结构却是“倒金字塔”型,即珍贵文物最多,占藏品总数的90%以上。 但这些珍贵文物99%却被锁在库房里睡大觉,展出的藏品不足1%。这些珍贵家具自从被抬进库房后就很少见过天日,不能通风,不能修复,有的库房里的家具叠放了11层,缺乏良好的保管条件。 什么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单霁翔认为,把文物锁在库房中死看硬守,这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 …… 07 永乐四年闰七月,以工部尚书宋礼为首的多位大臣,离开首都南京城,分赴大江南北,为一项即将开始的国家建设工程做准备。 这项工程,就是在距离南京千里之遥的北京城,修建一座恢弘壮丽的宫城。这座宫城凝聚着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梦想,寄托着他治国理政的宏伟规划与深思忧虑。 这位刚刚经历了血雨腥风洗礼的新皇帝,“得位不正”的梦魇始终萦绕着他。他希望逃离建文帝的故都,迁都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京。他要效仿父皇朱元璋,建立不世功业,名垂青史。 于是,一座配得上朱棣政治蓝图的伟大宫城,呼之欲出。 …… 08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于唐代天宝十三年,正处于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根据文明元年唐睿宗李旦颁布的法典,官员三品以上服色为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庶民服黄。 在奔放发达的盛唐时代,色彩的僭越与严格的服色制度并存,特别是女子的服色,与大唐的昌隆国运相辉映。五彩斑斓的大唐静静地躺在历史深处,等待我们去探寻,去打捞。 说色,其实是说色的名称,或者颜色词。我们知道乾隆色谱、大唐盛色,都是基于那些颜色词。这些表示颜色的名词,构成我们语言和意识中的色彩世界,千百年来,我们不但传承建筑、器物、服饰、绘画等物质的颜色载体,也传承语言和意识的颜色载体。 无论物质,还是语言和意识,都是中国文化的沉淀和精髓,让它们活下去是文化传承的要义。 …… “探究故宫建筑的玄妙,剖析故宫藏品的奥秘。” ——《故宫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