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了解自己的身体
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
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0 1
《病没病,身体比你早知道》
作者:陈志成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仪器,然而当它出现问题时,我们却不能像检修仪器那样将其拆开,只能借助一些表象来推测里面究竟出现了什么故障。多数情况下,身体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发出“运转异常”的“报警信号”,尤其是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身体会拼命地用这些信号向我们“求救”:食欲好,体重却减轻——甲状腺疾病的表征;早晨起床时口苦、口干——可能是肝胆湿热;脸部不对称、麻木感,说话困难——中风的前兆;带状疱疹较多、疼痛剧烈——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表征。当身体向我们发出这些求救信号时,我们必须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营养摄入不全面,导致免疫力差,继而引发许多小毛病。因此要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均衡膳食。睡眠不足会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体内的T细胞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细胞的数目会减少,生病概率随之增加。不过不一定要睡8小时,只要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就可以。古人云:“一夕不卧,百日不复。”避免睡前太过兴奋,尽量保证睡觉前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宅”已成不少人的主流生活方式天天“宅”在家,人也会“懒死”。坚持运动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变慢,肌肉松弛无力免疫力也会下降。
推荐理由
你是不是常常怀疑自己身体有了小毛病,然后不停地去网上搜答案?是不是看了五花八门的疾病科普知识,越看越觉得“那说的不就是我吗?”是不是总被家人分享的无聊养生文章打扰,明知不靠谱,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别慌,翻开这本书,看看医生怎么说。
0 2
《调好肠胃百病消》
作者:李博
睡眠不好和胃口关联很大,吃得太饱和不吃饭都可能影响到睡眠,正是应了那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
吃得太多,导致太胖,便经常打呼噜,这样有可能导致自己睡眠质量不高,还时常影响到身边其他人的睡眠。吃得太少,思虑太多,饭量不是很大,但是操心的事情却很多,思虑一直难以停下来。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说,还是肠道菌群的问题。因为胃肠是人类的第二大脑,胃肠不好,思虑就不停息,神经兴奋,很难入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胃肠是行气、行血的要道,阴阳表里虚实的总控。如果吃得太多,或者吃得太少,或者是胃肠不舒服,阴阳气血就不会太通畅阴阳没法正常会合,就会令人失眠多梦。
针对所有失眠,第一要做到的是静心,调畅心情,就会改善肠道菌群,达到助眠的作心,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睡不着的原因,往往就是你明天要考试,或者有人生重要的事情引起担忧,所思不遂,控制欲强,这些都能让阳气激荡。一两次没关系,长期焦虑担忧,就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具体来说,可以晚上9点喝一杯鲜奶,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质量;不要刷短视频,可以阅读一本纸质书,因为电子屏幕伤眼还让容易让人兴奋;用热水泡脚也有很好的效果。
推荐理由
这本书能帮助你了解怎么进行肠胃病自查,肠胃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药,如何进行饮食调整,如何有效运动,如何进行心理调节。能让无肠胃病的朋友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预防肠胃病,让患有肠胃病的朋友找到治疗肠胃病的方法。
0 3
《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
作者:阿勒普·查克拉博蒂/安德烈·肖
我们的免疫系统由不可分割的两部分组成: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对入侵病毒产生特异性应答,这种定制化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我们仅仅依靠适应性免疫,当它武装起来、准备战斗时,入侵的病毒将会成倍地繁殖并扩散到全身,这会让我们早就被击溃了。
固有免疫系统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并让我们在适应性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之前活下去。它是一种早期预警系统,提醒身体警惕病毒入侵。感染后的某些时刻,你会感觉很难受,产生发热、身体疼痛、发炎和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是固有免疫系统在感染部位附近阻止病毒并延缓病毒颗粒的生长和传播时所产生的反应。
大约在感染后一周,适应性免疫系统就会完全活跃起来,这通常是症状好转的时候。这是因为适应性免疫系统已经产生了一种针对感染病毒的特异性反应,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共同努力下,机体击败病毒并将其从身体清除。这一胜利的记忆也被建立起来。
推荐理由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与流行病作斗争。瘟疫和传染病一直相伴而行。但是瘟疫流行曾造成的破坏,到21世纪已经基本被遗忘了。如今,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生命损失和经济损失,这严肃地警示人们,传染病大流行是人类生存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这本书针对热点问题提供了易于理解的解释,包括:病毒的知识,病毒如何引起大流行,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对抗它们,以及诊断测试、疫苗和抗病毒疗法如何工作。
0 4
《大瘟疫与人类之战》
作者:[意]芭芭拉·加拉沃蒂
你们可曾想过,人类历史上造成多受害者的事件,其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饥荒,或是战争?是的,这些事件都是悲惨的。但要找到头号敌人,得把重点放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上:病原体,即造成传染病的微生物。几千年来,流行病对手无寸铁的人们大肆屠杀,用古老的故事装点着漫漫哀悼之路。
在雅典瘟疫暴发约2400年后,欧洲发生了有史以来最血腥的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装备了步枪、刺刀、机关枪和飞机,甚至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武器一可杀死数千人的凶残气体。德军还拥有巴黎炮,能在130千米外轰击敌国都城。但这些在微生物传染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战争进行了四年后,在恶劣卫生条件的助推下,装备精良的军团遭到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的袭击。据估计这次疫情在1918-1919年间造成全世界5000万~1亿人死亡。整个20世纪,在其于1980年被完全消灭之前,天花的受害者在3亿~5亿之间,这个数量几乎是整个世纪所有流血冲突中遇难者人数总和的三倍。
时至今日,疫病还在屠杀人类。从1981年起,艾滋病已经感染了超过7700万人,并导致其中一半人死亡。每年疟疾的受害者同样成千上万。尽管如此,传染病基本上不再令人恐惧。我们也许是历史上第一代不担心传染的人。确实,现在头号杀手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其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1800万。这个划时代的转变归功于现代医学,尤其是两大药物的发明: 能够预防疾病的疫苗和能够抵抗主要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正是这两大非凡的发明,人类智慧和技术的结晶,暂时将迄今为止始终以赢家姿态存在的微生物逼进了角落。
推荐理由
本书介绍了人类千百年来经历过的大规模传染病疫情,以及科学研究是如何找到应对疾病的有效武器。本书还从社会意义上揭露了一些深入人心的偏见,并告诉我们应如何纠正它们,对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来说,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0 5
《众病之王:癌症传》
作者:悉达多·穆克吉
有时候,它似乎是在教我们要怎样才能生存下来。面对癌症就是面对一个同类物种,这一物种甚至比我们更适于生存。癌症是扩张主义者的疾病;它侵入组织,在敌对的环境下,建立领地,在某一器官中寻觅“庇护所”,然后转移到其他器官。它疯狂地求生存、充满创意;它手段残酷、精明狡诈;它寸土必争,还具有防御意识。
那么癌症的终结是否能在未来成为可能?有没有可能从我们的身体和社会中永远根除这种疾病?
这些问题的答案深埋在不可思议的疾病生物学中。我们已经发现,癌症缝在我们的基因组上。致癌基因来自一些负责调节细胞生长的基础基因突变。当DNA被致癌物质所损坏的时候,突变就会在这些基因中累积;不仅如此,在细胞分裂时,基因复制产生的随机错误也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前者也许可以预防,但后者却是内源性的。癌症是我们生长中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深深根植于我们自身。我们摆脱自身的癌症依赖于摆脱自身衰老、再生、愈合、繁殖的生理过程。
从本质上说,医学是一门科技艺术,它的核心是通过干预生命本身来改善人类生活的愿望。从概念上讲,抗癌战争把科技的理念推到极致,因为被干预的主体正是我们的基因组。究竟有没有能区分开恶性生长和正常生长的干预手段,其答案尚未可知。也许,癌症和我们自己的那些好斗、生殖力旺盛、有攻击性和适应性强的细胞和基因是孪生子,不可能从我们的身体中分割。也许癌症界定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界限。随着我们的细胞分裂和身体衰老,突变一层又一层地无情累积,癌症很可能是我们作为生物发展的终点。
推荐理由
癌症是一种具有古老历史的疾病,曾令人们谈虎色变。随着时代变迁,癌症逐渐演化为一类形态各异的致命性疾病,由于它不仅在医学、科学与政治领域发挥着影响力,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因此人们经常把癌症定义为这个时代的瘟疫。这本内容引人入胜、情节紧迫和到处充满惊奇的书,为癌症治疗的未来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也为那些试图了解癌症真相的人打开了清晰的视角。
0 6
《黄帝内经》
译注:姚春鹏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脾土,病在脾,俞在脊。
推荐理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内经》为医学之祖。
0 7
《饮食滋味》
作者:徐文兵
现在很多人得的病都是饮食不节制导致的。健康的小孩子到饭点吃饭,吃完以后就不吃了再怎么劝都不吃了,为什么? 因为他有一种本能保护,知道自己吃饱了、吃好了。现代人也知道自己吃饱吃好了,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吃饱了以后又有应酬,好东西又上来了,还想吃怎么办呢? 就会加大对胃肠的刺激。什么食物开胃呢? 辣的食物开胃,本来你觉得吃饱了,被辣的食物一刺激又能吃了。二是现在的食品中盐、味精、鸡精过度地放入调味。我们晚上去外面吃饭,打包回来,第二天早上尝,会觉得特别咸。现在人们做饭越来越辣、越来越咸,导致体内营养过剩,垃圾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纵欲的结果。所以在饮食上,老百姓说得好,饭要吃到七八分饱。
另外还有乱喝水的问题。我小时候在农村待过,农村的那些大牲口工作一天以后怎么饮水呢? 因为井水打上来以后很凉,农民就抓一把干草,撒在马槽上漂着。当时我不理解为什么,后来发现马工作一天,出一身汗很累、很热,它急于喝水,但撒完干草后,要喝水它就得抬起头喷一下,用鼻子把草喷出去。这叫什么?“有节”。这样喝水,第二天牲口不会得病。相反,如果任由它喝拔凉拔凉的井水,第二天就会“炸了肺”,就会病倒。连农民都懂得这么饮牲口,可我们看看现在的电视广告,一群小伙子在打篮球,出了一身热汗,然后辆冷藏车打开,人们把冒着凉气的冷饮抬下来,咕嘟咕嘟地喝下去。农民都明白的道理,做广告的人却不明白。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叫“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说你的身体受凉了,还总喝冷饮,这个冷饮喝到胃里后,得靠你的胃,靠你的热乎气儿,把冷饮温到跟人的体温36.5°C一样,这就需要消耗你的能量,日积月累,胃当然会受不了。肺胃相关,所以时间长了,肺也受不了。所以平时饮水,适宜温开水。大家应该记住一句话,叫“生津止渴”。真正能解渴的是你的体液,而喝的水不可能一下子转化为体液。那么,是用热乎乎的胃把这个冰先转化成零度的水再提高到36°C这个过程快,还是你喝一口热水让它很快消化吸收变成你的体液这个过程快?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推荐理由
传统医学认为,你本身有一套自愈的本领,只是你把它伤害了。医生的作用是帮你把它唤醒、恢复,所以,我们要“合于道”,这样你的生机就萌发了,生机就重现了,病也就治好了。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活得长,又活得好的智慧之书,讲述了人一生中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和减缓衰老,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应季应人的生活哲学。
“让阅读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