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今年国庆节,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


碧海蓝天、万吨大驱为证,43对新人在官兵、亲属陪伴下喜结连理、缘定今生,开启人生幸福篇章。


图片



视频发布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表示祝福恭喜,称赞真的好浪漫。


铁骨铮铮的军人罗曼蒂克起来,可真是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有一本日记体散文,以热爱音乐、擅长吉他的解放军新兵为视角,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主人公和战友们应征入伍、共同课目训练、军营日常点滴的人生经历。


一群新兵在部队摸爬滚打、“淬炼成钢”,硬核的军营生活中,也不乏文艺细胞的温柔浪漫,他们的故事成就了《兵日志》。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看看新时代军营的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图片

爱音乐的落榜生,成了优秀士兵

出身农家的“我”非常热爱音乐,最喜欢弹奏吉他。


整个中学时期,“我”在爱音乐、弹吉他上花费了多数精力,其余精力才用来学习。


“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还是忍不住追逐跳动的音符。


图片


父亲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他常说:“弹,弹啥啊?又不当吃,不当喝的。”


“我”只能抱着吉他,尽量避开父亲,练习弹奏。


父亲仿佛预言了儿子的命运,高考结束,“我”落榜了。


苍老的父亲很生气,差点要砸了“我”的吉他。


“我”自觉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母亲,也对不起早早就担起了家庭重担的小妹。


上不了大学,那就“家里蹲”吧。“我”丢下了吉他,跟着父亲去锄地打猪草、挖土填猪圈。


有时候,“我”也会盯着散落在墙角、落满灰尘的音乐书籍和挂在墙上喑哑的吉他,默默发呆。


父亲叹口气道:“孩子,认命吧!”


村口的大喇叭,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乡亲们,乡亲们注意啦,下面广播征兵通知……”


而后,大喇叭里,响起了欢快的歌声:


去年一开春,

又报名去参军,

心想有把握,

保险能批准……


歌声一点一点地渗进“我”的心里,像火苗儿一样,又燃起了“我”心中的梦。“我”轻轻摘下挂在墙上的那把吉他,揩去尘灰,金色的吉他愈显锃亮,轻轻一拨:“嗦哆西……”


“我”在父亲的支持下,前去报名参军。


在县城体检时,“我”特别紧张。


旁边有位王姓军官,为了缓解“我”的情绪,和我闲聊。


当了解到“我”有着音乐特长时,他满脸笑意。


体检顺利通过,“我”才知道军官就是“我”的接兵连指导员。


很巧的是,“我”后来的连队指导员也是他。


候车去部队前,火车站广场上,若干个连队组织起拉歌。


“我”在的连队有两个新兵接连主动领唱,但是效果不佳,比不过其他连队的人如浪、歌如潮。


王指导员点名“我”上,“我”还没开腔,火车就到站了。


上火车后,“我”有了种预感:虽然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一条怎样的从军路,但或许它将是一路兵歌。


“我”的预感在未来的日子里应验了。


部队充分发掘了“我”的音乐天赋。


那些为音符流过的汗水眼泪没有白费,虽然“我”读书求学受挫,但部队给了我发挥特长、成长成材的另一种可能。


军营,打开了“我”人生新世界的大门。


图片

硬核军人的起步,从队列训练开始


“我”分到连队后,先和战友们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共同课目训练,即队列、体能等。


有一次连队组织队列训练。各班带开,班长将大家带到指定位置开始训练。偌大的操场上是此起彼伏的号令声。


“我”有点走神,想到班长素来严厉,想到战友张兵因为早来军营几天,居然就成了教歌员,水平不如“我”还教我唱歌……


想到这里,“我”不由撇了撇嘴,没想到小动作竟被正在讲解示范的班长发现了。


班长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队列里站要有站相……


训练结束后,他又单独留我开“小灶”:


从操场的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回这头,来回十遍。


为了训练“精力集中”,还让“我”边走边唱歌。


中午明晃晃的日头,操场空旷而寂寥,我边迈步边唱歌,难以名状的酸涩涌上心头,委屈的泪水滑过面颊……


没多久,张兵偷偷告诉我,营里要组织教歌员培训。


果然,营里之后逐级下达通知,让每个班都推荐一名教歌员。


“我”特地在班长面前秀了回吉他,但班长只是不点名安慰了“我”下,还是让张兵去了。


“我”又受了打击,刚入军营的日子,真是不太顺心。


过了一些日子,部队组织拉歌赛。大到团长政委,小到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都很重视拉歌比赛。


看一个连队的士气如何,听听这个连队的歌声:看一个连队有没有战斗力,看看这个连队的拉歌赛。


比赛时,连队几个文艺骨干轮番上阵领唱,都没能压过对手。


焦灼状态下,王指导员看见了跃跃欲试的“我”,立刻点将“我”上。


换人如换刀。


“我”一上场,就巧妙地运用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逗得对手队伍里一些战士唱歌笑出了声。


唱歌最讲究个气,这一笑气尽歌绝,对手立马输了我们连队一头。


紧接着,“我”又根据对不同军歌曲调、唱法的熟悉,挑选合适的曲子带领大伙高歌,一举压过了其他连队。


连队在拉歌赛上表现突出,“我”也脱颖而出。


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轮番表扬“我”,“我”还被营里抽去负责培训教歌员。


那些日子,“我”的文艺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营里到处请我去指导唱歌。


凡是歌咏比赛或者文艺晚会,“我”总被作为主要演员隆重推出。


部队因此给了我优秀士兵荣誉,村里敲锣打鼓送到家里,家人们非常开心。


队列训练“我”也没落下,和战友们一起刻苦训练,进步显著。


为了军姿“速成”定型过关,有些战友还用了背包带捆腿、顶木桩、压小凳、别大头针等方法,很快就消灭了弯腰驼背、罗圈腿八字脚、晃脑袋耸肩膀……



图片

军人的十二时辰,藏在这些小事中


军营的生活作息严格规律,普通士兵的每日活动可以分解到小时、分钟来安排。


很多人还在梦乡时,军营就热闹起来了。


5点30到40,“我”和战友们便起床了。


5点40到6点20,大伙已经做起了早操。


6点20到7点,我们整理内务和洗漱。


7点到7点半,唱着军歌排队走向食堂用早餐。


“我”看到食堂门口的小黑板上挂着“每日格言”,板书写着,“是金子总会发光。”


餐厅入座前,二班一名战士出列,分享了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体会感悟: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新兵有的学装甲驾驶,有的学通信专业,无论分到哪个岗位,都要正确对待、立足本职、扎实肯干,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装甲步兵。


接着指导员做小结,肯定了战士的认识,谈到该战士入伍就想学开车,但分到其他岗位也安心本职,值得大家学习。


伴着悠扬的音乐,“我”喝了牛奶、豆浆,吃了一个鸡蛋、两个馒头,还就着咸菜、盐水黄豆、拌海带丝喝了大豆稀饭。


肚子填饱了,操练才有劲。上午“我”和战友们进行了紧张的学习,在操课上听了装甲乘员如何操纵电台,并登上装甲车进行了实践训练。


中午同样唱着军歌前去食堂用餐。伙食很丰盛,主食有米饭、馒头,炒菜有红烧肉、胡萝卜炒肉、鸡蛋蒜黄、鱿鱼丝炒洋葱,汤是紫菜汤。


午休大约一个半小时,“我”回到宿舍泡了杯龙井,望着窗外的远山和蔚蓝的天空,听着耳边战友的鼾声,静静品着茶。


下午先是在宿舍整理内务卫生,然后去上操课。


上半课时,大伙去参观了连队荣誉室,并分班进行讨论发言。


荣誉室内陈列了连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各时期的简介、图片,陈列了连队历任主官的姓名、照片以及将军们来视察连队时的合影、照片。


“我”还看到连队获得的各种奖牌、奖旗琳琅满目,有的旗帜上有着弹孔、烧焦的痕迹;看到了炮弹壳、子弹袋、缴获的日本军刀等。


下半课时,指导员给大家上了堂教育课,勉励大家努力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


傍晚进行了一小时的体能训练,晚餐主食是米饭、馒头,炒菜是卷心菜炒肉、蒜薹炒猪头肉、酸溜土豆丝、红烧茄子,汤是玉米羹。


晚上先是组织读报、观看新闻联播,然后是课外活动。


有些战友去了俱乐部K歌,有些去服务社购物,有些去打乒乓球、上军网、练习书法,“我”则去了阅览室,读了会《道德经》。


晚点名、值日员交班后,“我”和战友们9点准备就寝。


简单、规律又愉快的军营一日结束了。


图片

有句话说得好:部队是个大熔炉,练就一身钢筋骨。


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青年来到部队,打磨锤炼后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军人,也在军营里发光发热,挥洒才华、进步成材。


军营里不止有着硬核的军事技能学习、训练,也有着音乐、书法等文艺浪漫细胞的点缀。年轻的共和国军人们,铁骨铮铮下也有着温柔细腻的情感。


有空时不妨听听《兵日志》,听听他们鲜活生动的当兵故事。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