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白昼最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冬至日过后,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冬至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南方祭祖、宴饮的习俗,北方有食饺子的习俗。
// 冬至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聚集,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
// 冬至物候
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冬至时期,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鹿感到阴气渐退而解角,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在北半球,冬至日虽然白昼最短,却一般不是最冷的时候。由于地表尚有“积热”,而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冬至日之后仍然越来越冷。
一般说来,进入冬至,标志着中国绝大多数地方进入真正寒冷的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 冬至习俗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吃食。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冬至吃水饺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地区尤为盛行。“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代表着圆圆满满之意,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古代一些文人士大夫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冬至诗词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 名家写冬至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那是很多年前冬至的记忆。父亲逝世后,在冬至这天,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齿边。
——林清玄《季节十二帖》
冬至到了。寒冷的冬天来了。在老北京,即使这时候已经进入数九寒冬,街头卖各种吃食的小摊子也不少。萝卜挑,是其中一种。萝卜是老北京人冬天里常见的一种吃食。特别是夜晚,常见卖萝卜的小贩挑着担子穿街走巷的吆喝:“萝卜赛梨!萝卜赛梨!”老北京人管这叫做“萝卜挑”。一般卖心里美和卫青两种萝卜,卫青是从天津那边进来的萝卜,皮青瓤也青,瘦长得如同现在说的骨感美人。
——肖复兴《一节一气总关情》
“让阅读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