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穿越千年,古人的名言警句依然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可见先人智慧之广博。
让我们一起品读传统经典,领悟人生哲理。
01 《一谏一风节》 作者:言心 励志是动宾结构的词,励是磨砺,志是志向,放在一起就是磨砺志向。所以说,励志不是简单的立志,是要像把刀放在石头上磨才能锋利一样。这个磨砺,也不是轻而易举地摩擦一下,而是要下力气的,对刀来说,不仅要把自身的锈磨掉,还要把多余的部分都要毫不留情地磨掉,这简直是一场磨难。所有绚丽的人生都是用艰难磨砺成的,砥砺生命放光华。可见,励志至少有三层意思: 一是立志。国人都崇拜的一本书叫《易经》,那里面有一句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一切圣贤伟人无不遵循此道。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立什么样的志的问题,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往今来,凡志士仁人立的都是天下家国之志。李白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白居易有诗曰: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二是励志。有了志向不一定就能成事,《礼记》里说:“玉不琢,不成器。”因为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志向须在现实的困境中反复历练,不断考验才能变得坚韧弘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所以拿破仑说: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孟子则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描述得如此艰难困苦。我们看看历代圣贤,从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到孔夫子、司马迁、孙中山,直至各行各业的精英,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终成大业,哪一个不是砥砺生命放射出人生的光芒。 三是守志。无论立志还是励志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了人的一生,无论生命之火是绚丽还是暗淡,都将到它熄灭的最后一刻。所以真正的有志者,一方面存矢志不渝之德,另一方面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之气。像孟子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代有位首辅大臣叫刘吉,他说过: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话说回来,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不管你做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空活百年。 谏言,就是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的言论。 几千年来,我国古代的贤德之士,无不以古为鉴,从前人的文字中,寻找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智慧。而借鉴前人的智慧反观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又是必要的。要想取得大成功,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必须接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忠言大多逆耳,却是前进路上的云梯;谄媚固然像蜜糖,稍不留意,却可能成为绊脚石。自古善于纳谏,广开言论者,不仅能完善自身,更能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的记载。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朝廷门前曾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的百姓皆尽其言;还设立诽谤之木(也叫谤木、桓表、华表木),让老百姓指出君王的错误。这样一来,国家得治,万邦和睦共处。 当然,有时候直言陈书、犯颜直谏也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古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夏朝史官大臣关龙逢,因忠谏而被夏桀所杀;司马迁曾因直谏被施以宫刑;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建安七才子之一,四岁让梨妇孺皆知,却因傲纵株连全家死在谏言上;名臣魏征因为大胆直言几次入狱,好在当时的皇帝唐大宗比较开明和仁德,才免得受苦。正所谓“君仁则臣直”,魏征死后,唐大宗说,“以铜头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徽没,朕亡一镜矣!”足见谏言的意义之深远。 自古谏臣都秉持着“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不忘自身为官立命的根本准则,即使冒着风险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有风骨和气节的人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和人文的面貌。 推荐理由 言心编著的《一谏一风节:中国古代励志谏言》选取中国古代的励志谏言,将谏臣满怀风骨和气节的形象展示给了读者,也让读者看到了他们胸怀天下的气度。所选作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可读性强,皆是前人的智慧之言,值得所有人阅读和学习。
02 《增广贤文》 编著:周希陶 《增广贤文》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立身安命、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等多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蕴含着丰厚的人生智慧。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主题: 一、惜时劝学。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时光如水,不舍昼夜,并有很多形象化的表达:例如“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他们也劝人勤学,认为读书比积累黄金更重要,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等。这些金句也都脍炙人口。 二、品格修养。修身是人生要务,本书涉及很多方面。如仁义无价,“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等;如自强不息,“人老心未老,身贫志不穷”等;如宽容谦让,“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亏人是祸,饶人是福”等;如诚信待人,“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如自省精神,“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等。这些潜藏着无穷哲理的句子,融合了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文化美德的优秀价值观。 三、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如“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兄弟关系,如“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夫妻关系,如“夫妻相好合,琴瑟与笙簧”;朋友关系,如“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这些语句对于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批判社会黑暗丑陋。如写到司法不公、诉讼之难:“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休进来”;揭露人性丑陋:“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感叹世态炎凉:“有茶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五、古人的天道观。例如“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古人认为,凡事遵循天道,才会得到好的结果。这固然受限于科学和时代的因素,却很有积极意义,比如引导人们向善向美、遵循客观规律等,我们今天仍然会用“天理难容”这样的成语。 推荐理由 《增广贤文》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看似平易浅显的文字中渗透出独到精深的思想光辉,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研读。 03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 我生在乾隆二十八年,即癸未年冬天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时值太平盛世,生在衣冠仕宦的体面人家,又住在苏州沧浪亭畔,苍天厚待于我,真是无以复加。苏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逝去的时光,若不以笔墨记下来,便了无踪影,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想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乃是《诗经》三百篇之首。把夫妇情事列在首卷,余下依次列就——我也按此例办理吧。 惭愧的是,我年少时没好好念书,学问不大高明,不过记下些实情实事而已。若读者诸君必得考订挑剔我的文法句子,那就好比对着脏镜子,挑剔它不够亮了。 我少年时,与金沙的于氏订过娃娃亲,八岁上她去世了。我后来娶的妻子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家亲戚心馀先生的女儿。她自小聪颖明慧,学说话时,听讲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四岁时,她丧了父亲,亲眷便只剩母亲金氏、弟弟克昌了。一时家徒四壁,无所凭依。芸年纪稍长后,女红习得娴熟,便为人做一些针线活。那时节,家里的三口,都靠她十指操劳过活;甚至她还担负弟弟克昌求学识字的费用,让他学业完整,不致有缺。 一天,芸在书簏上翻到一册《琵琶行》,因为能背诵,便一个字一个字对照认着,这才开始识了字。她做刺绣的闲暇时光,渐渐也通晓了吟咏诗词,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般句子。我十三岁时,随母亲回家探亲,见了她所作的诗,虽然感叹她才思隽秀,私下里却怕她福泽不深。然而心意投注,不能释怀,便告诉母亲道:“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 母亲也爱芸性子柔和,于是脱下金约指作为订礼,和芸的母亲商定亲事,缔了婚约——那是乾隆四十年七月十六日的事。 那年冬天,因为芸的堂姐嫁人,我又随母亲去她家观礼。芸与我同岁,长我十个月,自幼姐弟相称,所以我仍然称呼她淑姐。当时只见到满室鲜衣华服,唯独芸通体素淡,只鞋子是新的。看那鞋子,绣制精巧,问过,知道是她自己做的,才领会到她蕙质兰心,不只在笔墨上。她削肩膀长脖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唯有两齿微微露出,算是相貌上面,略微美中不足之处。情态缠绵,让人神销。 我问她要了诗稿来读,有的诗仅一联,有的仅三四句,多是零散、未能成篇的。问她缘故,她笑答:“没有老师指点,就写出来这般;只希望遇到能当老师的知己,把这些句子推敲补完了。”我给那些诗一并题了签道“锦囊佳句”,那是当年唐朝早逝诗人李贺的典故,当时如此,是戏笔,揣着开玩笑的心思,却不知道她后来夭寿的命运,已经在此伏下了。 推荐理由 浮生,不只是说生命的短促,更是指着生命不系于任何庞然重物。生命处于自在自为的状态。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却昭示了生命本质上的尊严。 04 《一本书看懂中国史》 作者:马剑涛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传说他出生在九疑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有巢氏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已经进入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当时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男子打猎和捕鱼,女子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此时人类的婚姻形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他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他族团的男子为“夫”。就是说甲族团的一群男子 (或女子) 可以和乙族团的一群女子 (或男子) 互为夫妻,这便是母系天族社会的族外群婚。族外群婚只准许甲 (乙)族团的一群男子夜里去找乙 (甲)族团的一群女子,第二天早晨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团去,不准许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团。而女人一生都不准许离开本族团。这种族外群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古史的年代越久,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个怎样的国度?在流传至今的史籍的缝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点关于他的流光碎影。《遁甲开山图》记载山东琅邪过去有座石楼山,有巢氏曾占据此山,王天下百余代。这里似乎是有巢氏王国的政治中心。无独有偶,荆楚之地也流传着有巢氏的传说。春秋时期,晋楚交战,楚共王“登巢车以望晋军”。这里的巢车,是在八轮车上树立一根高竿,竿上安辘,然后将一个方四尺、高五尺的板屋拉上高竿,用于窥探敌军动向,如同鸟巢一样。显然,这种“巢车”与楚地盛行的巢居文化不无联系,古人先在树上巢居,尔后才有了创造巢车的灵感。扬雄《荆州箴》曾有“南巢茫茫,包荆与楚”之句,这里的“南巢”即是荆楚之地。夏代末年,这里生活着一个叫南巢氏的部落,是夏的同盟部族,夏桀还曾来此避难。后来,南巢逐渐成为荆禁之地巢居民族的通称,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可能正是来自荆楚之地众多的巢居民族。 还有史学家说,有巢氏是来自巴蜀之地的一个古老部落。透过甲骨文,我们似乎能找到另一条线索。历史上,周人对一个叫“巢”的小国并不友好,不远千里派兵征讨,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蜀人与周人也有过节,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铜器上,巢、蜀连在了一起。学者谭继和认为,巢、蜀两国可能相距不远,巢国与蜀国相连,它的得名,或许源于部落巢居的传统。 推荐理由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本书从中国历史的起源开始,按历代帝王的先后顺序编排事件、故事。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册理想的历史入门读物。 05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度为诸侯。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度为诸侯国君。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 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 公、侯、卿、大夫是也。 臣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 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候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废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日礼莫大于什也。 周文王演经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草贵,地鬼徽,阳阴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 《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做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然而徽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此破坏。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推荐理由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 06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 作者:端木自在 弘治十七年八月,山东济南:大明湖上荷花好,红妆翠盖木兰舟。这座后来被赞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它的美,竟是与岁月无关、与朝代无关。它是一场亘古的风景,不管喧嚣还是寂静。 泉城江山如画里,城里人物更是风流:三十三岁的王阳明一身官服、玉树临风地巡视着考场。他,正是其年山东省乡试的主考官。 原本,以王阳明的资历,和朝廷对他的“长线培养”态度,他想做一个省的主考,还是有点距离的。但架不住当时有另一个人盛情聘请。那人便是陆偁,时任山东巡按御史。 说起陆偁,虽不是什么强势的大角色,却也是个有性格、有能力、有眼光的人物。当年,陆偁在福建做官时,就把福建沿海地区的治安弄得井井有条;后来,陆偁到了山东,更是敢于改革,为民做主。 按当时制度,身为当地的巡按御史,陆偁有资格自行聘请主考官。但是,陆偁放着众多对口人才不选,偏偏相中了刑部主事王阳明,是不是“慧眼识珠”,人们还说不好,质疑声一定是先起来了。然而,有发言权又有实权的人这样讲了,别人也唯有听命请人!就这样,“年纪轻轻、资历也浅”的王阳明,荣幸地走马上任了。 济南城,王阳明激动着,也忙碌着。从布置考场到安排各项事宜,王阳明这个主考都要亲自进行督查。一旦出现问题、纰漏、或是隐患,他都会勒令马上整改、完善。不过,王阳明忙,也是费心的事,还要数一一出考试题。 山东本就是孔孟之乡,又是文化重地。因此,给考生出什么样的乡试题目,关系重大,意义也重大。因此,王阳明也格外上心。本着向孔孟致敬的精神,本着忠心为国的精神,本着针砭时弊的精神,本着为自己的心志找一个出口的精神,本着“不雷人,吾宁死”的精神,王阳明出的试题大胆、露骨,却又不离儒学正宗。 比如,其中一道题目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这本是孔子与孟子宣传的做官理念:“以周公的标准来侍奉君王,如果不行,宁可辞职走人。”也正是这个理念,让孔子与孟子与仕途基本绝缘。试想,就算是官员有周公的德行和能力,又有多少皇帝会愿意乖乖听进“周公”的“有用之言”呢?面对这种冲突,绝大多数官员选择了:向皇帝妥协。凡事皇帝说的对,若有不对,参照上一条。这个问题在明朝历代也不例外,还更厉害。 从皇权者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道令人反感的题目: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这不是多少朝多少代的潜规则么!王阳明却突然引出圣人之言,呼吁人们“不当奴才”。这样下去,官员百姓虽然有了尊严、个性,却也很难方便统治者驾驭了。但是,这样犯“忌讳”的题目,王阳明还是出了。 王阳明出此题,是想看看考生们在原则、道义、骨气、良心与私欲之间如何选择,又或是他们如何能更好地处理这样的问题。当然,他也想借此来呼吁:不管当政的皇帝如何,读书入仕的人们,至少要有一种高贵的品格。守住它,这是底线。 另外,王阳明会在山东出这样的考试题目,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向济南城已故的英雄铁铉致敬。 当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发动“靖难之役”,欲与建文帝争夺皇位。其大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却唯独没能攻下济南,就因为铁铉带人死守在城上,让朱棣的软硬兼施都成了泡沫。当时,铁铉无视朱棣的诱惑不说,还公然将《周公辅成王论》射给朱棣,劝其要效法周公,忠心辅佐建文帝。同年,铁铉配合盛庸在山东聊城大败朱棣。一直到后,朱棣也没能挪走铁铉这根铁柱,不得已,他只好绕道而行,避济南直攻建文帝南京大本营。朱棣即位后,生擒铁铉。铁铉不但不接受新天子的拉拢,还大骂朱棣无道,结果被割掉耳鼻,甚至在他被处以凌迟行刑时,还大骂朱棣。 虽然,朱棣之后,大明皇帝都是朱棣的直系后人。但是,朱棣曾经“谋反”这也是不争的史实。铁铉能忠诚旧主,不侍反王,这就是节操,就是忠贞。 铁公虽逝,音容犹在,大义犹在。在王阳明看来,不但是山东的读书人要有铁铉这样的大道义感,全国的官员都应该有。 推荐理由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影响了我国明清两代以至近现代,而且远播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其思想,折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以及西乡隆盛、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通过完整而深入地讲述王阳明传奇的人生故事,带您领悟阳明心学和知行合一的精髓所在。
“让阅读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