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
做事三分钟热度,总是难以长久坚持、全情投入专注;
面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刚坐到桌面前,不一会就开始走神;
看着电脑里纷杂的任务,感到十分痛苦,觉得度秒如年;
如果你也有这些感受,其实是因为你不懂得心流。
心流是什么?在《心流》这本书里,作者解释道:
“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时,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你能体察到所有相关的信息,不管工作多复杂你都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这样的体验,不仅能使专注变得轻松而无痛苦,还能在沉浸的过程中感受到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在书中,作者由浅入深地剖析了心流的内涵与意义,更为我们提供了进入心流的步骤与方法。
最新的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里指出:
“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下降到了8秒。”
信息爆炸的碎片化时代,各式各样的咨询和推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无处可避,“N倍速”、“X分钟看完XXX”已经变成了新的一代人吸收信息的习惯。
注意力缺失带来的,是孩子无法在学习上专注,成绩落后;是成年人无法在工作上高效,一度消耗自己的精力;更是日常生活中反应迟钝,常常健忘。
作者在书中提到:
“你必须找到一项能长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动。这样你面对众多信息时便有了轻重之别,乃至屏蔽若干信息。”
思绪要沉下去,我们才能从重重信息围剿中逃脱,还自己一份清明,真切地走入专注森林,感受心流的生发。
无独有偶,米哈尔的书里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来自欧洲的E女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家族变得一贫如洗,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她又失去了一切,甚至身陷囹圄。数十年前,她患有慢性病,被医生判定会有致命的危险。
层出不穷的打击将她抛入深渊,常人大概会被这些痛苦消耗得痛不欲生。
但E女士选择了严格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她从不把精力浪费在不具有建设性的思想或活动之中,她读书、学习、社交、工作,渐渐度过一切难关。
后来的她成为了一名扬名国际的学者,还建立了一个大企业,十多年来一直都是业界大牛。
她的人生里从来没有浪费过一分钟,每时每刻都掌控着自己的注意力,以便随时进入心流的状态之中。
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给心灵充电,牵着猎犬在山野中散步,静静感受阳光落在指尖,微风拂过发梢,灵魂就在此刻的专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
要知道,全神贯注后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在心流中不仅可以全情投入,原本混乱的思绪和内心的痛苦也能被良好的疏导与整理,
清代学者山阴金说: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书中有一个叫鲁吉奥的年轻人,他是加油站工人,一直活得浑浑噩噩,人生没有什么目标。
二十岁那年意外遭遇了交通事故,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人生坠入谷底。
无尽的痛苦和黑暗里,他摸索着重建自己的生活,度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时光。
本以为回忆会让他感到痛苦,但在后来接受的访问中他却说,瘫痪使他重生。
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他也绝望迷茫过,过去的所有一切微不足道的事情他都要从头开始学习,重新学习刷牙洗脸、穿衣服,学习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
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意志力、耐心和专注,他的心态变得平和,也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后来的他,去念大学取得了语言方面的学位,自己开业替人做税务顾问,甚至还坐着轮椅出赛,赢得了区域射箭比赛的冠军。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意外和突如其来的转折可能随时降临,而我们难以逃离。
面对它,需要巨大的勇气与超然的心境,保持心态的平和,从混沌中重塑秩序,心流的力量可以最大程度为我们增加一分助力。
运用心流为自己构建平和世界的,还有一位历史名人——王阳明。
1506年,在朝堂上仗义执言的他却惨遭奸臣构陷,被打板子下狱,还被贬到贵州龙场。
龙场条件艰苦,常年瘴气侵扰,随行的人不断地离世,他也陷入了困顿和迷惘。
于是,他在一个山洞里放上一具石棺,经常躺进去一天一夜的思考、悟道,与自我的灵魂对话。
原本纷杂的思绪被渐渐理清,影响后世千年之久的阳明心学也一点点孵化成功,他也在至纯的心灵圣境中获得了安宁。
王阳明在绝望之际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悲观抑郁,他的淡然超脱引领着他在思想世界开拓了一条生路,于纷繁复杂中重塑一分清明。
作者米哈里说:“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能找得到乐趣。”
心流的意义,或许是在黑暗中给予一丝光明。
我们的生活在浪潮中起伏跌宕,内心的秩序早已经历了无数次的崩塌与陷落。
当困境降临时,与其自怨自艾,不如静坐下来,找寻那一方宁静,当平和降临,废墟上会再次重建坚实的堡垒。
重塑内心的秩序之后,我们该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呢?
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清晰且可以达成的目标,这样在全神贯注投入的过程里能够收到即时的正向反馈,从而在不断深入与提高的过程中体会到无尽的欢愉与乐趣。
时间飞速流逝,而我们的感官只聚焦在当下,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
在这种极致的体验中,我们内心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地爆发。
生命被具象化成了眼前流逝的每分每秒,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内外一致的最高境界,我们的生命也在此刻被重新展开。
这种深刻的感受,在成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年满七十岁的成龙发文庆祝生日,关于他的讨论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作为首位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入行六十一年,作品超过几百部,他早就是名利兼收的成功人士,清闲和自由唾手可得。
但如今的他,即便满头白发,仍旧活跃于电影行业,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之中。
现在的他相比年轻时,早已没有那么多的活力和精力,但他并不纠结于岁月的流逝,只是沉浸体验自己向前迈进的每一步,专注地活在此时此刻,而生命的意义也在此变得清晰明确。
我们或许总会不断回溯过往的美好回忆,或是畅想未来的精彩和欢乐,但真正的生活从来都不在别处,而是聚焦在每一个正在流动的当下。
米哈里说道:
“一个人重组意识达到心流的能力,与外在条件一起构成形成心流的两个重要条件。有些人不论到哪里,都能自得其乐;有些人即使美景当前,仍感到枯燥乏味。”
当心流出现,我们整个意识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有限的领域,沉浸式地投入到当下所专注的事情之中,感受心灵与行动的紧密交融,幸福愉悦自然而然地浮现。
看完《心流》才明白,难以专注并非是我们努力的程度不够,而是靠时间的累加和堆积,本来就无法达成最终结果。
时间和精力,从来都是有限的消耗品,真正厉害的人从不会一味压榨自己,而是懂得高效地运转和学习,卸下重压,在沉浸式专注中不断地前行。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阅读一本书,就马上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像米哈里所说:“意识并非直线,而是呈一种圆形循环。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
但我们却可以从书中得到,走进心流的窍门与技巧,只要肯知行合一,我们也会在实践中越变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