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读名家 学写作

听新语 听经典 轻松做有价值阅读

第325期


梁晓声:细节能使你脱离平庸

一部《人世间》,让我们看见了中国过去五十年的众生相,也看见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拼搏与温情。

有人评论说:“不看《人世间》,真的不知道‘知青’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作为当时中国千千万万名“知青”中的一员,梁晓声笔耕不辍,记录下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他在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细节描述,讲述一个个平凡又悲壮的故事。

本期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知青文学代表作家梁晓声的文学作品和精彩语录,带领大家一起走近真实的知青群体,看看著名作家梁晓声如何将平凡的生活,普通的人物写出彩。



图片


图片


呼啸的风雪掩不住知青们朗朗的笑声。青春是如此美好,即使在茫茫荒原上,在凛冽寒风中,也散发着快乐的本性。

—— 《知青》

随着知青专列的汽笛鸣响,以赵曙光、赵天亮兄弟为代表的全国千千万万知识青年,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知青》中塑造了一大批知识青年以及他们的父辈和连队领导的生动形象,描写了一代人的爱情、友情、亲情,交织着两个家庭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兼有一代青年对当时中国现状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将来,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回忆的事肯定很多,但是最值得我们回忆的,必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全书人物鲜活,感人至深,激荡着青春热血,闪耀着人性光辉。 

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就这样在蹉跎和奉献中过去了。而关于青春的回忆,却让他们终生难忘。那些岁月镌刻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用青春祭奠了那个不寻常的时代。

—— 《知青》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今夜有暴风雪


1966至1977年的十余年间,全国有近1700万城镇知青下乡,他们有的到农村插队落户,有的在林场开垦荒野,还有一群更特殊的群体——兵团知青,他们平日里屯垦戍边战时转身就会变成战士

梁晓声就曾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作为那段艰苦荒诞岁月的亲历者,梁晓声毫不讳饰地书写了曹铁强、刘迈克、裴晓芸等知青的坎坷命运。

为什么还没有人来换岗呵!她想转过身朝团部的方向望一眼,但她的双脚像被和大地焊住了一样,无法转动。

—— 《今夜有暴风雪》

1979年初,各地知青相继返城之际,一场暴风雪席卷了北大荒。团长马崇汉却故意拖延时间,企图将全团800余名知青永远留下。走还是留,知青们做出了不同的抉择,反对派归心似箭包围了团部要求解决返城手续问题,作为主角的曹铁强、刘迈克、裴晓芸等人始终不畏艰险、坚守岗位,表现了一代知识青年在大环境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性之美。

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

—— 《今夜有暴风雪》

《今夜有暴风雪》是梁晓声最具代表性的知青小说,被誉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返城年代


《返城年代》依然将目光聚焦在北大荒知青返城后的人生际遇,反映一代人在激情过后的挣扎与创痛。

我们不能那么健忘,记录那个年代,真实讲述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种责任。

—— 梁晓声

我们无法选择时代,唯一能选择的是如何回应。

在北大荒插队的大姐何凝之与丈夫、兵团营长林超然回到哈尔滨。这一代人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北大荒,返回城市后却面临无学可上、无房可住、找工作难、创业更难的艰难局面,他们有过心酸,有过迷茫,有过彷徨,甚至绝望。然而知青经历的人生背景,毕竟使他们变得坚强了,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奋斗和打拼,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当你对生活失去勇气时,就读一读《雪城》。 

《雪城》是一部描写20世纪80年代初知青返城后,如何在生活的洪流中为理想而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的作品,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与百姓生活史。

回到城市,便没有“干部”,也没有“战士”了,等待返城知识青年的,都将是相同的命运——待业。他们对城市所怀抱的一切希望,都只能从一道新的起跑线上去实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命。

《雪城》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被称为梁晓声“知青小说三部曲”,开创“知青文学”的先河。讴歌了一代知青屡踬屡起的坚毅品格和百折不挠的人生信念,对当代青年人的为人处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1992年,跟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年轮》改编的电视剧首播,立刻引发强烈反响,风靡一时,屡获大奖。

当时代从压抑的岁月里挣扎出来,它挣扎的痕迹便留在了一代人身上。

—— 《年轮》

《年轮》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勾画出共和国的年轮。 

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们热血沸腾,也令他们迷茫无奈。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他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和鲜血谱写着一代人的壮美人生。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市居民的户口本,一律以黄牛皮纸做皮儿,故又称为“黄卡”。

工人张广泰家与卖馄饨的黄吉顺家因为这本黄卡,由原本的儿女亲家变成了仇人。但伴随着时代的大潮,城乡不断融合发展,他们的第三代勇敢地面对家族的宿怨,两家重新结为了亲家。

《黄卡》时间跨度近五十年,直指户口问题产生的城乡鸿沟,犹如一个时代标本,呈现了一个个活在户口里的小人物的缩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梁晓声自述


《梁晓声自述》是梁晓声首次推出的人生自传体力作,精心梳理了自己的人生成长轨迹

如果当年没有《兵团战士报》,我今天也许不会走在文学道路上。

—— 《梁晓声自述》

收入本书的文字,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入梁晓声追思父母的文章,梁晓声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父母的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关爱,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点点滴滴的人生琐忆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第二部分主要是梁晓声的人生自述文章,内容以梁晓声个人成长经历为主,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些成长片段折射出六十多年来社会变革的细枝末节。

图片

(限时有效)

▲扫码免费收听



图片

将来,你们知青一定会成为中国的一种历史现象。这段历史将主要靠你们自己来写。多写下一些谅解和友爱,那样的历史才更值得回忆,也更有意义。怨恨太多的历史是令人讨厌的历史。不仅经历过的人讨厌,连没经历过的人也会讨厌。

几百名知青像狩猎一只庞大的野兽般,包围了每一节车厢的车门、窗口。

几年之后,他们都脱下了他们穿回来的兵团服,被城市消化到各个角落和各种行当中去了。只有解剖某一座城市,才会从城市的横断面里,发现他们确实运行着,走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

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是不需要铺垫的,也没有预备期,往往像爱情一样,一次邂逅一场电影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火花,可能并不持久,像礼花似的。但是在其绽放之时,每一朵都是真诚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