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情景: 某某先生或者女士,在理发店或者洗脚店里冲动消费,充值了几万块,等到回家一想,才发现不对劲儿,结果又退不了钱。 为什么他们容易脑子一热就犯错,冷静下来一想就醒悟呢? 这实际上跟大脑的思考模式密切相关。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作者卡尼曼将人的思考模式分成两个系统,系统1主要依赖直觉和经验,系统2则是需要主动集中注意力才能分析运作。 简单来说,让你脑子一热的就是系统1,而冷静下来思考的就是系统2。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人可能受到系统1的影响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当然,如果生活只有系统2,又会使得我们过于理性,反而被限制。 想要打破这种局限,实现人生的跃迁,需要做好以下三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跟朋友逛街时可以谈笑风生,但一遇到权威人士就容易畏首畏尾,话都不敢多说。 这些表现其实是由两个系统的特性决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系统1的惯性反应,比如跟朋友交流这种不太需要费脑筋的事情。 但遇到困难时,比如面对重要人物,系统2就会出来分析接管问题,调动你的大脑进行思考和运算。 为什么系统2只有在遇到阻碍的时候才会出现呢? 因为慢思考是一件非常耗脑力的事情。在原始社会,人类通过打猎获取食物的方式并不容易,所以要尽可能地少动少思考来减少能量消耗。这种基因延续到现在,使得我们的大脑保持了一定的惰性。 所以,对于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我们要尽可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出系统2的最大作用。 以爱情为例,当你遇到了一个很吸引的人,并开始一段充满激情的恋情时,还只是处于使用系统1的阶段,对恋人只有浅薄的认知。 但当你们相处一段时间后,双方有了基础的认知,就可以开始用系统2认真思考未来的规划,这时候爱情也有机会走得更加长远。 此外,还有一些时间并不适合使用系统2。 在书中关于半身瘫痪者的一个实验中发现,在工作、阅读、交朋友时,瘫痪者的幸福感在大多数时候跟普通人是一样的,只有在思考瘫痪这件事时幸福感下降。 也就是说,无论健全与否,我们的情绪状态绝大部分取决于自己正在关注的事情。 只要自己慢慢地不去想这个环境,少用系统2去分析自己的不幸,主动换个关注点,就会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感到更加幸福。 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分配好你的时间,多做愿意做的事情,平衡好两个系统。 近两年,有些城市的房价大跌,一些购房者甚至亏完了首付。 看到这种情况,知乎上许多网友跳出来说自己早就看空房价,提醒过这些购房者早点把房子出掉,还“贴心”地附上了自己早年的预言。 实际上,这种言论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时候也一直存在,只是在房价真的下跌之后,才有那么多人说自己早就预料到了。 但作者卡尼曼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所谓的预言成真其实是一种错觉,是系统1在给自己圆一个故事。 面对随时可能的裁员、失业、资产价值下跌等情况,将混乱的现实替换成有依据有案例有预兆的因果故事会给我们更大的安全感。 但这样的故事并不会给我们增加任何智慧,只是多一点慰藉而已。 比起靠后见之明来安慰自己,依靠专业训练后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会更加靠谱。 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支消防队在着火的厨房救火时,指挥官突然让所有队员全部撤离。没过一会儿,厨房的地面突然坍塌,大家才发现起火点原来是厨房下面的地下室。 事后,指挥官解释,他当时意识到这场火并不大,但他的耳朵却特别烤得慌。他感知到危险之后就立刻让消防员撤离。 这种专家式的直觉看起来非常神奇,但作者卡尼曼认为这种直觉其实是来自人们的认知,在具有规律的岗位上会更有用,比如医生、消防员等。 他们经历过一定的训练,面对危险时可以快速调用自己的认知。 但对于没有规律的领域,比起单纯靠直觉,不如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再以自己的直觉为辅助。 作者卡尼曼教授的团队在编写一个关于决策的教材时,前期非常顺利,所以乐观地认为可以在两年左右完成项目。 但课程编制专家希莫却说,跟他们类似的团队中大约有40%没有完成任务,至于完成任务的团队,他们所花费的时间全都超过7年。 与团队成员们的直觉估计相比,希莫所说的花费7年时间、失败概率为40%明显才是对项目更合理的预测。 但因为沉没成本和对事业的野心,团队还是没有及时放弃,结果费时又费力,花了8年才编写完成这本后来根本没被用上的书。 比起理性的判断,我们总容易被乐观的态度和野心迷住了双眼。 所以想要更靠谱地做好规划,用系统2做一些专业理性的分析会更有帮助。 简单来说,做事要靠专业,而不是单凭直觉。 明星的孩子颜值往往不出众,学霸的孩子往往是学渣,这在遗传学上叫做“均值回归”。 高水平运动员在打出好球之后表现平平,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均值回归。 可以看到,均值回归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然而,我们的系统1总爱在其中找一些因果。 比如有些父母每次惩罚完孩子后,他们会发现孩子下一次的表现好了起来,于是就将棍棒教育跟孩子的表现联系起来。 但作者卡尼曼则认为惩罚跟孩子的表现并没有高度的因果关系。孩子出现被惩罚之后下一次表现得好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种均值回归,孩子本身的真实水平并没有变化。 所以重要的不是看到小孩被骂之后的表现突然变好,而是要想办法让孩子的整体表现变好。 这时候使用夸奖的效果会让孩子更有自信,也会比惩罚更合适。 另外,成绩的好坏也存在均值回归现象。 书中提到,一些上《体育画报》封面的运动员在接下来的赛季常常表现不佳。 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过高的期望使得运动员们的表现不佳。 但我们可以换个方式理解,能够上封面的运动员在前一赛季的表现一定极为出色,而这种出色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运气,但运气是善变的,他只是在接下来的赛季没有那么走运了而已。 比起考虑运气,踏踏实实地提高自己的真实水平才有更大的可能性得到好结果。 除了个人以外,公司的表现也一样会回归均值。 像海底捞这样以服务出名的造富公司,也会亏亏赚赚,在短时间之内关店数百家,还被嫌弃服务不够到位。这不是他们骄傲了,变坏了,只是回到了平均值而已。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一时成功的原因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但大部分最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平均水平。 因此,想要更大可能性地获得成功,与其羡慕别人的运气,不如定期主动地用系统2去反思如何做事、精进业务会更加靠谱。 长期提升自己的重要价值,将其他事情交给均值回归,总会等到合适的机会。 卡尼曼教授曾说过,“值得过的一生必然不是享乐的一生,但是也没有必要是苦难的一生。” 只有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且保持适当地思考,才能过好这一生。 如果你在思考中遇到了困惑,或者在人生中遇到了低谷,不妨花点时间读一读《思考,快与慢》。 它可以是你的指导老师,让你在迷茫的时候明白长期价值的重要。 它也可以是你的亲密朋友,支持你多考虑让自己更加幸福的事情。 我们也许不能指望阅读一本书就马上进行认知上的升级,但可以从书中学到,只要多在重要的事情上深度思考,专注价值投资,终有一天,能够实现人生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