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

小人书——童年记忆、成长时光

连环画——知识宝库 艺术长廊 教育殿堂

小人书——最好的经典启蒙教育读本


? 3.23(周一)

历史上的3月23日,抗战中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开始,推荐连环画《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由滕县战斗、临沂战斗、台儿庄战斗、日军的溃退和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台儿庄大捷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对日军的战争信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是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1

? 3.24(周二)

3月24日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名将岳飞的诞辰纪念日,推荐连环画《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保护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南宋经济和文化。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著名的“岳母刺字”的典故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国人为民族繁荣和国家兴盛而前赴后继的努力。

2

? 3.25(周三)

历史上的3月25日,俄国保卫列夫·托尔斯泰运动发起,推荐连环画《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列宁曾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3

? 3.26(周四)

历史上的3月26日,周恩来等与国民党进行北平谈判,推荐故事连环画《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日本》。

北平和平谈判是解放战争期间,周恩来同志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以国民政府代表团名义)于1949年4月在北平进行的停火谈判。此次谈判最终以失败而告终,4月21日,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即发起渡江战役。这次和谈斗争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基本立场及为此而制定的实现真正和平的八条主张,从政治上提高和加强了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 3.27(周五)

历史上的3月27日,唐朝名将李靖大败突厥兵,推荐叙事连环画《李靖夜袭阴山》。

 突厥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主要民族之一,隋末唐初势力逐渐强大,后分为东、西两部。唐朝初年,东突厥更加强盛,其首领颉利可汗曾率兵长驱直抵长安附近的渭水便桥北岸,对唐朝造成极大威胁。唐贞观三年11月(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一指挥五路大军共10万人对突厥分路进击。唐贞观四年二月八日(公元630年3月27日),李靖率军与突厥军在阴山(今大青山)遭遇,展开大会战,唐军斩杀突厥兵万余人,获大胜。这场大胜给了东突厥致命性的打击,此后,其各大酋长皆率众降唐,东突厥也随之彻底灭亡。东突厥的灭亡,让唐朝北方边境地区拥有了长期的稳定与和平,为唐朝的繁荣昌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 3.28(周六)

3月28日是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诞辰纪念日,推荐传记连环画《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1936),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代表作品有《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和鼓舞了很多人。

6

? 3.29(周日)

历史上的3月29日,鲁迅发表著名短篇小说《祝福》,推荐小说改编连环画《祝福》。

《祝福》是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