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祭孔,以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作为孔子诞辰,现在全世界祭孔的日期定于9月28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已故去两千多年,但其思想和精神经久流传,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孔子诞辰之日,让我们致念至圣先师,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
一网读尽·主题书单【第84期】 01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把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捧着,送给了老子。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礼数方面,也证明老子比他懂得多。 例如出丧的时候逢见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战争的时候应该把已死的国王的牌位带着还是不带,等等,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这样一个虚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 “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得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得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 02 一次,孔子跟几个弟子坐着聊天,问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子路说,如果自己能主政,就让士大夫们打仗有勇气,并懂规矩;冉有说,如果自己主政,就要让老百姓基本温饱;公西赤说,他想好好学习礼仪,举行宗庙祭祀,接见外宾。 一圈说完,轮到抱着一张琴的曾点了。曾点先弹了几个舒缓的长音,说道:“我和三位的志向不一样。等到春末夏初,开始换上单衣的时候,能有五六个老朋友,带上自家孩子,到郊外水边游个泳,再看会儿热闹,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完,长叹一声道:“我喜欢曾点这个主意!” 孔子晚年的心态,便是曾点这样的了。他已经看淡了经邦治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弟子们正年富力强,追求理想再正常不过,就如当年的他一样。现在他老了,只想过点平平淡淡的日子罢了。 73岁时,孔子在鲁国离世,回顾孔子的一生,可谓是一部民族光荣史:整理了“六经”,为后人解读战国以前的古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培养了弟子三千多人,被尊为“万世师表”;创立了著名的“儒家学派”,拥有孟子、荀子等优秀传承人......如此成就,无论放在哪个庞大繁芜的史册里,都是熠熠生辉的一页。 但孔子自己却一直心存着莫大遗憾。这一生,他都在那一条条迂回曲折的道路上奔波着,为的只是推行他信仰的周道,可最终也没能真正地完成。与那位身份模糊的“兄长”,也没能好好地握一握手。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 03 鲁国当年有一条法令,说如果鲁国人在鲁国之外,齐国啊楚国啊燕国啊等等这些地方,发现有本国人在那儿沦为了奴隶,你就要尽可能把他赎回来。重点是,这个赎金不用自己出,回到鲁国之后,可以向政府报销。 这是一条很人道的政策啊,鲁国人混得再差,也不用担心沦为奴隶。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贡,就在外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可是他回到鲁国之后呢,却没有去报销赎金。这个子贡是个有钱的商人,他可能觉得自己不差这个钱,不去报销赎金,别人可能觉得他更加高尚。 可是孔子不这么看,他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这件事做得不好,如果传扬出去,恐怕今后不会有人去赎买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了!”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子贡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为,是错的吗?孔子的理由是,要是人人都知道了子贡这事儿,那下一次人家赎了一个鲁国人回来,人家会怎么想呢? 去报销赎金吧,好像显得我低子贡一等,因为子贡没去报销,我去报销了,这样看来子贡比我高尚;不去报销吧,我又没有子贡那么有钱,人家富商有没有这笔钱无所谓,可我不行啊,我还没有有钱到无所谓的程度。这样一来,情况就很尴尬了,干脆,不去干赎人的事儿了,也省却很多烦恼。 你看,子贡看似干了一件好事儿,却让别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所以孔子说,讲道德也不能过了分,不能只顾自己,而忘了别人的感受。这体现了中庸的一个侧面,很多事情有一个刚刚好的状态,做事情不能往极端上引。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经过一个叫蒲的地方。这走在路上,突然被一伙人包围了。好在这伙人不是强盗,人家头目发话了,说只要孔子不去卫国,他们就放人,不再找任何麻烦。 孔子二话不说,马上答应,说我们肯定不去卫国,壮士好走。等那伙人走远了,孔子吩咐弟子,说咱们走,现在就去卫国! 弟子们很不理解啊,刚才不是答应人家不 去卫国吗!怎么扭头就要去了呢?虽然那伙人胁迫了我们,但我们是君子,说到应该做到啊! 孔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盟也,神不听。什么意思?这个盟誓、约定,是别人要挟我做的,不是我自愿的。这种东西,神灵不会听从,我当然不会受它约束。 不少人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惊掉了下巴 。为什么呢?孔子这样一个光辉伟大的人物,怎么会做出这种,听起来有点儿不地道的事儿。其实这就是孔子,很多人觉得儒家讲三纲五常,有这样那样的规矩,所以把孔子想象成老气横秋的老头儿,事实不是这样。 …… 04 公元前492年,孔子60岁,坐着颠颠簸簸的马车,前往郑国,不料在路上和他的学生走散了。 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弟子们找不到他。于是有个郑国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 按照郑国人的描述,弟子们很快找到了孔子。子贡把那个郑国人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前面的形象,并不重要。至于说我是一个丧家之狗,真被他说中了,我就是那个丧家狗呀! 当时,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惶惶然游遍诸侯,一无所获,徒留浮海居夷之叹。虽然有一批弟子生死跟随,但自己的理想、功业眼看着在这一生将不可能实现。家在何处?失望的孔子应该也会常常自问。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也许是自孔子开始,知识分子的宿命。 事实上孔子会自嘲,会抱怨,会骂人,也会穷得没有饭吃。喜欢读《论语》的朋友,会感觉到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读一个活生生的人,孔子的喜怒哀乐都在里面。 在道之不行的时候他会幽默一下;在和弟子们交流时,也会妄言,对天发个誓。作为一个凡人,孔子很真实。 …… 05 话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一条河边,要过河啊,可渡口怎么找也找不到。孔子自己驾车,让学生子路去“问津”,古代码头就叫“津”,在这里“问津”就是问码头在哪儿。 子路走到一处农田里,看见两个耕地的农夫。子路就说:“请问在哪能过河?”这两个农夫一看子路,反问道:“那边儿拿缰绳的那位是谁啊?”子路回答:“孔丘 。”农夫又问:是鲁国那个孔丘吗?子路说:“是的。”农夫说:“那他知道渡口在哪儿!” 子路碰了个钉子,又问另一个农夫,农夫说:“天下无道就像洪水来了一样,谁也拯救不了。与其像孔子一样拒绝坏人,改变世界,还不如像我们这样与世隔绝,自在逍遥。” 两人说完埋头干活。子路很受打击,回去报告孔子。孔子感叹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呢?”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那就是拯救天下,然后创造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即使知道做不到也要做。孔子给出的“药方”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礼乐”和“仁爱”。 …… “当然,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拾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这是孔子进步的一面。” —— 《孔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