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年之后,提及2020,我们都会想到那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年底回望这一年,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并且在全年实现了经济正增长,世所罕见。风雨过后,便见彩虹,走出疫情,我们更加坚强勇敢。

本书单为您带来一系列关于新冠疫情的书籍,这里有援鄂医生的日记,有记者在武汉的记录,有经济学家疫情过后的分析,等等。相信经过疫情的磨砺,我们更加团结互助,更有力量与信心,完成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一网读尽·主题书单



 01

图片

查琼芳是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也是这支队伍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查医生的日记经仁济医院宣传处整理成文后,被广大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的期盼成了查医生坚持每天记日记的动力。

援鄂第7天,晚上八点,查医生的工作开始了: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帽子,交接班,填写传染病卡,打印病史,写病历,处理病人……


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个值夜班的医生,两个取暖器也赶不走武汉夜间的寒冷。凌晨两点多,一名五十多岁的女性突然血压下降,医生们赶紧处理,幸亏后来有所好转,这下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


因为担心病人再有情况发生,查医生只能继续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休息。人生中第一次戴着口罩睡觉,查医生觉得这也是一次特殊的经历。在安静的环境下,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


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都需要费力。再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如果意识还清楚,得有多痛苦啊。不戴口罩能自由呼吸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图片

到达武汉的第10天,终于有好消息传来,一位病人能转到轻症病房去了,队员们的心情好了很多,一次次的辛勤付出终于让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援鄂第28天,又有一位病人要出院了。明后天,组里可能还有其他病人出院。重症病房的春天已经来了。奋战第62天,眼看着组内最后一位病人平稳的呼吸和心率,大家的心都放了下来。


第一小组清零了,大家一起把病人转移到轻症病房,整个小组在回病房的路上来了张合影,这是一张团结有爱的集体照,也是一张胜利的集体照。


查医生感叹说每一行都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医护人员的艰辛,但是很少人能看到记者们的辛苦。他们不是医生,但是却要进入隔离病房,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伟大吗?


此外,还有司机、送餐员、环卫工人……他们虽然没有在抗疫的一线救治病人,但却是这场“战争”的重要支撑力量。

……


 02

全国首部以各地驰援湖北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图书,通过一系列感人故事与描写,多个视频片段,为读者勾勒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的英雄群像,其中既有钟南山、李兰娟等著名医学专家,也有诸多默默无闻的医护工作者。

北京医疗队的队长丁新民抵达武汉以后,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每一天都是分秒必争,他和自己的十二名队员,工作是必须心无旁骛,少喝水,少上卫生间,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病人。


从早上九点踏入医院的那一刻开始,丁新民就在防护服的层层包裹下开始工作,不到五个小时,他全身上下都湿透了,下午两点出来,整个人几乎虚脱。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丁新民称,这是他从医二十多年来心理压力最大的日子。丁新民以前在军队医院工作,参加过不少突发事件救治,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还不错,但是这次,遇到这场突然爆发的疫情,体力透支交织着心理压力,真的会将人推向崩溃的边缘。


50岁的丁新民说,他不认同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是“天使逆行”,关键时刻迎难而上是医生的职业属性,医生做的就是和病魔抢病人的工作,要是真的有一天,扛不住了,倒下了,也不辱身上这件白大褂。

图片

疫情期间,媒体报道过有部分患者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的消息。在丁新民看来,这种现象也属于正常,因为这个病爆发得很快,能不能治愈,很多病人心里都没底,就连医生也不敢打包票。大家都处在一个精神高压的状态下,一时之间,难免会有一些过激行为,大家还是要相互理解才好。


丁新民那段时间遇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她病得很重,被隔离治疗了,可她没法安心治疗,一直在担心自己的父母。医护人员实在是不忍心告诉她,她的父母病得更严重,已经相继去世了。


在这种心理创伤下,女患者几乎放弃了求生的意志,她整个人都崩溃了,连着好几天都不睡觉,医生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丁新民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心情非常沉重,他告诉那个患者说:“不管怎样,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不会放弃你,你给我一个机会,你把命交给我,我就是拼了命也要让你活着走出医院。”


在丁新民看来,对于病人的治疗是一方面,但更多时候要在心理层面给予宽慰和疏导,要让患者从恐慌中平静下来,只有重拾求生欲,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说完这些话,丁新民沉默了下来,过了许久,他缓缓对记者说:“无论如何,我不想让病人就这样在恐惧中死去。”

好在,在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下,不断有患者战胜了病魔。

……


 03

图片

一部感人至深的讲述新冠疫情下各行各业人们奉献和抗击事例的小说,也是一曲记录生命温度的英雄赞歌。

值完夜班,许依依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宿舍,她脑子里回忆着今天遇到的那些发热病人,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她被一个电话吵醒了。


打电话的是他们呼吸内科的主任刘星,他告诉许依依,不管现在有什么事,立刻推掉,火速赶到医院来。许依依的心里像是被人丢进了一块大石头,一时之间,她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困难,看来这次的病,真的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到了医院,许依依才意识到,仅仅一个晚上,病情已经比昨天更严重了。她连忙跑到会议室,看到刘星站在白板前,一脸凝重,刘星打开手里的文件,环顾四周道:“同志们,我们有一场硬仗要打,专家已经给出明确结果了,这次的新冠肺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守在战斗的第一线!”


听到确切消息的那一瞬间,许依依感到大脑一片空白,她定了定神,跟着同事一同走出了会议室。正巧,依依妈妈打来了电话,催女儿回家过年。许依依握着手机,看着人来人往的医院走廊,一瞬间大脑清明了起来,她对妈妈说:“武汉出现了很严重的传染病,我们科室是重中之重,现在这个时候,我坚决不能离开医院,我不能当逃兵,妈,你和爸好好待在家里,少出门,你们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许依依在妈妈的啜泣声中挂断了电话,她知道,现在不是悲春伤秋的时候,就像刘星主任说的那样,他们要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图片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医院都充满了巨大的嘈杂声,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可是防护的物资一直不够,刘星跟上级打了报告,还有不少社会人士自发组织了捐助。


许依依忙得脚不沾地,她身上的防护服早就被汗水湿透了,但是她不敢脱下来。一来是医院里到处都是病人,传染几率很大,二来,她身上这件防护服,还是其他医生省了又省才省出来的,她一点都不敢浪费这有限的物资。


一天,许依依正在给病人上呼吸机,听得身后“嘭”地一声!她回头一看,是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刘星主任晕倒了,几个护士手忙脚乱地将刘主任扶了起来,刘主任挥挥手说:“你们别管我,我就是太累了,给我输吊个葡萄糖就行。”


可是,事情并不像刘主任说的那样简单。晚上他们开会的时候,刘星还是穿着全套防护,并且时不时会咳嗽几声,许依依要拉着刘星去做检查,刘星摆摆手说:“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但是你看看,这医院里的物资就这么多,给我用了就没法给病人用,再说了,整个呼吸内科都等着我呢,我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倒下啊!”


顷刻之间,许依依泪眼婆娑,她感觉喉咙口发紧,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最后,还是在院长的规劝下,刘星才接受了治疗。可是,病魔并没有放过这位可亲可敬的人民医生。


没多久,武汉建立起了方舱医院,在全国的助力之下,很多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救治。许依依在方舱医院工作的时候,见到一个很特别的小朋友,别人在那里或焦急或哭泣,这小孩却一直在非常认真地温习功课,他告诉许依依,等他长大了,也去做医生,治病救人,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


 04

图片

社会各界驰援湖北,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杨若溪亲历疫情,亲情、友情和邻里互助、医患同心令她战胜了心理上的恐慌与焦虑,学会了坚强与思考,懂得体谅与换位思考,获得精神和心灵的飞速成长。

临近年关,妈妈医院的工作越来越忙,我就每天出门去找我最好的朋友小素玩儿。小素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我们比亲姐妹还要亲,我特别不愿意和她分开。


一天放学,我妈开车来接我回家,她一下车就从包里拿出了两个口罩,厉声要求我们赶紧戴上。这好端端戴什么口罩啊,别人看见多奇怪,我拖拖拉拉地不愿意戴,我妈却丝毫不给我“违背命令”的机会,她直接拿出口罩捂在了我脸上,神色严肃地说:“最近有个病很严重,我们科室已经满了,你们从今天开始,出门必须戴口罩,回家必须洗手,千万不能往人多的地方跑,听到了吗?”


我妈总是这样,说起话来像个“暴君”,我扭头不愿意跟她讲话,小素却抢先回答道:“阿姨,您放心,我们肯定不乱跑,假期我和若若就打视频电话。”小素的满分回答终于消解了我妈的怒气,我们这才坐上车回了家。


原本,这个假期妈妈给我安排了不少课外班,但是现在,她一个也不让我去上了,我被迫待在家里写作业。这样的日子像是“关禁闭”一样,我实在是憋屈得不行,盘算着趁我妈不注意,溜出去找小素玩。我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但第二天一起床,一条新闻彻底吓住了我。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全面封城,妈妈在医院忙得脚不沾地,估计这个病毒真的很难对付。想及此处,我赶紧给小素打了个电话,电话一接通,我就听到了小素的哭声,原来,小素的爸爸刚刚被小区的志愿者带去医院了。


我赶忙安慰小素道:“你别害怕,我妈妈就在医院,还有很多医生都在努力工作,他们一定能让你爸爸健康出院的。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样你家里人才能放心啊!”

图片

小素爸爸的消息彻底让我慌了神,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断地给小素发消息,告诉她要坚强,要冷静,小素有时候很快会回复我,有时却很长时间没有音信,直到有一天,她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我去医院了。


我的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电视里那些和新冠有关的新闻一下子涌入我的脑袋,我不敢再往下想了。第二天,我久违地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让我没想到的是,这通电话竟然是为了小素。妈妈告诉我,小素的爸爸已经去世了,小素备受打击,求生意识很微弱,她不肯吃饭,不肯吸氧,护士怎么劝都不听,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我去劝劝小素。


我按照妈妈的要求,做好了全套防护,走进了小素的病房。小素听到我跟她说话,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我一下子站起来,大声对她说:“你想过你爸爸吗,你觉得你这样,他能安心吗?小素,人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只要活着,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完这些话,我就被妈妈带出了病房。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只能待在家里,等着妈妈和小素的消息。也不知是不是我那天的劝告起了作用,小素的状态一天天好了起来,她每天晚上都会主动和我分享自己的状态,我感觉不用多久,小素就又可以回到我身边了。

…… 


 05

图片

2020年2月26日,在疫情严重时期,受中国作协委派,李春雷赴武汉采访,借住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采访、写作35天,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采访了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多个人物,共完成十几篇报告文学作品,

尽管进入疫区的作家们有心理准备,但实际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严峻。寻常的一日三餐不存在了,代之以面包和水;宽敞的写字台没有了,连座椅也没有,只能用纸箱来凑合;外出采访不是件潇洒自如的事情,采访者要冒着被病毒感染的极大风险,除了戴口罩,还要进行从头顶到脚底的最为严格的消毒。


最难度过的还是孤独:除了采访写作,平日一个人独坐陋室,正常的人际交流没有了,连电视、广播、报纸也没有,整整一个多月。但正是在这样一种非常态的、连归期也一再推迟的艰难环境中,李春雷写出了一篇篇以人物为主的报告文学作品,以他亲临现场采访的所见所闻,传递出武汉抗疫的真实信息,给世人展示出一个不屈的武汉。


在他的笔下,人们听到了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总共救治222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的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在大灾难来临时有条不紊指挥全院救治患者的坚定声音;


人们听到了最早发现疫情苗头并坚持上报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颇具男子气、被人称之为“继先兄”的爽朗声音;


人们听到了援助武汉的、不好意思穿纸尿裤的男护士张明轩略带腼腆的声音;


人们听到了为救治患者时方便,把一头漂亮头发剪去、剃成光头的“90”后女护士肖思孟清脆的声音;


还有作者在武汉采访创作期间听到的春天鸟儿鸣叫的声音,和他对这次严重疫情思考的肺腑之言的声音……

图片

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声音,人们看到了李春雷笔下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武汉大疫期间万众齐心协力奋战疫魔的情景。而这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和疫情期间武汉奋斗的生机,只有经过面对面的交谈、近距离的观察才能写出来,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李春雷在武汉疫情严重时入汉,采写的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报告文学作品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些主流媒体发表,广获好评。现在,从李春雷在武汉期间创作的作品中挑选出18篇集结成《武汉纪事》。


这是他,也是中国作家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正如作者所言:“大疫期间,逆入武汉,也许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决定。也有恐惧,也有反悔,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一个真正的纪实作家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最佳位置!义不容辞,虽死不辞!”


这正是中国作家的使命与担当,是他们留下了武汉人民抗疫斗争的真实记录。我们深感欣慰,武汉抗疫,中国作家没有缺席!我们祈愿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早日取得胜利,恢复人类健康、幸福、平安的生活。

……


 06

本书包括吴阶平、吴英恺、巴德年、程书钧等17 位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口述访谈实录。他们用自己的事迹和心得,对医者仁心做出了*好的诠释。

在2020年初,一场席卷全球的病毒,向全人类敲响了警钟。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十分“狡猾”,全球的医学和生物学专家都在与病毒斗智斗勇,另一方面,这次疫情也凸显出,人类医学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未知领域。


在本次新冠疫情中,人们认识到了勇敢的“白衣战士”,认识到了医学要战胜病魔,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先进的医术和科学的治疗手段。


时光如同滤纸,滤掉的大多是那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东西,就好像我们得病的时候需要吃药,而往往鲜少有人知道这个药是何人发明的,那些救活人性命的神奇手术,又是由何人首创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医学界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批真正可以用“爱国”与“卓越”来形容的老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走向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长期被忽视,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莫大的损失。


首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胸部及心血管外科奠基人吴英恺,他当时是美国一家大医院的首位华裔外科主任,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时候,他抛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国。临行前,美国的院长竭力挽留道:“你留下来就可以接我的班了,再说,中美都是盟国,你在美国一样可以实现理想”。吴英恺面对游说,不为所动,他告诉美国的院长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更残酷,那里是我的国家,我必须回去。”

图片

吴英恺冒着生命危险,坐上装满弹药的船,先走到了好望角,穿过纳粹深藏在大海里的潜艇防线,然后一路跋涉到印度,乘坐军用机飞越“死亡航线”驼峰线,历尽万般艰辛,终于到达了重庆。


在访谈时,老人很少谈起在重庆给蒋介石、宋子文这些显要人物治病,他说的多是如何医治伤兵和平民。即便吴英恺院士已经到了92岁高龄,他仍然坚持每周两次到医院看普通门诊。要知道,在世界范围内,有30多种手术的首例都是由吴院士实施的,他是一位“让院士们崇拜的院士”。


还有一批院士像周同惠、王世真、薛社普、梁植权、吴阶平,他们都是20多岁在美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从事着待遇优渥的研究工作。1949年,他们集体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强烈要求回国。因为他们中不少人都是从事前沿学科研究的,美方不愿放行,一直拖到20世纪50年代,才由周恩来总理负责,用朝鲜战争的美军战俘将这些科学家交换回了国内。


这些灿若星辰的医学界的人物,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重重封锁,跨越众多凶险,九死一生地回到了祖国。他们感动人心的经历,刻骨铭心的奉献精神,执着坚定的科学态度,不怕吃苦的钻研劲头,敢为天下先的探索作为,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对人民的大爱精诚,这些都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与学习!

……


 07

图片

本书考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中国经济不同方面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三农”工作、产业和供应链、就业和民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对公共卫生和风险防控的含义等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本身及其对一个国家造成的经济冲击,最大的特点是其多变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可预测性。

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经济在复苏的过程中,既需要保持高度的警醒,随时掌握全球疫情最新进展并对准确的信息做出及时反应,也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守住自身的底线不放松。


这就是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复苏部署和推进需要适应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政策抉择应该在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之中进行。


首先,在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趋势及其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中,坚定不移推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以上。


因此,在其他经济体乃至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事情,对世界经济也绝不是零和博弈,而必然产生极为重要的正面溢出效应。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到增长常态对世界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总量概念,而是可以从诸多重要方面对其他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同时中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因而转向复工复产的情况下,中国将以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其他国家提供急需的医疗设备、防护用品和药品,提供富有抗疫经验的医护人力资源援助。


例如,在各国纷纷进入疫情暴发高峰期的情况下,从呼吸机到医用口罩等中国制造的各种用品,以及派出的医疗专家团队,已经在全球抗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在一些贫困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遭受疫情冲击,进而陷入极端困难时,中国必将一如既往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其次,以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和实现脱贫目标为最高优先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国长期向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因为突发的疫情冲击而改变,即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都不会受到长期影响。


因此,总体完成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标志性的目标,仍然是必须付出巨大努力去争取的任务,不应有丝毫的懈怠。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毕竟是百年不遇的严重冲击事件,已经直接或间接地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必然会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指标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因此,降低对某些具体的数量指标的要求,如年度GDP增长率的预期也是实事求是的。事实上,在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8%的情况下,如果全年仍然坚持5%—6%的增长率,反而会产生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副作用。


再次,在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复苏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恰当处理好促进居民消费与扩大建设投资的关系。在疫情发生之前,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


最后,把恢复经济活动、稳定增长速度、保障民生等紧迫任务与长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经济史表明,危机往往是充分暴露短板和结构性矛盾的时刻,相应地,应对危机和走出困境,也可以通过加快推进既定的长期改革和发展任务,在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产生长期可持续性的结果。

……


 08

图片

本书通过研究世界上最极端的经济体,从而了解人类如何应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并探寻极端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轨迹对未来具有哪些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冲击之后,世人对黑天鹅有了全新的认知,它的可怕,恰恰在于它彻底的不确定性,以及它带来巨大灾害的可能性,而普通人根本无法预见潜在灾害的严重性。


经济在面临一场突如其来而又有巨大杀伤力的冲击时,该如何应对,这考验的其实是它的韧性。经历灾难的经济会以什么方式重启?政府该采用什么样的政策组合?市场又会涌现出什么新物种?这些问题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什么是经济的韧性?韧性就是抗打击能力,是经济能够从外部冲击中迅速恢复的能力,也是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企业和劳动者能够迅速重新组织、恢复生产和生活的能力。


戴维斯在书中用了许多篇幅去描述这种韧性。他前往遭受过海啸侵袭的印度尼西亚的亚齐,由于叙利亚内战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在约旦的难民营,以及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绰号为“安哥拉”的监狱,去寻找存在于社区和人性中的韧性,同时思考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种韧性,甚至在哪些时候管制和规划应该为这种韧性让路,从而让经济能更充满活力且茁壮地重启。

图片

无论是海啸过后、流离失所,还是圈禁在高墙之内,身处其中的人们无不面临巨大的外部困难,但也恰恰是这种外部困难的压力,激发了人们非凡的适应力与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恰恰也是全球经济经历的一个大转型期,原先熟悉的世界发生了改变,原先稳定的增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在有效疫苗被研制出来之前,每个人和每家企业都需要适应与病毒共存的全新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应对政策的着眼点都放在为小企业和个人纾困上。黑天鹅冲击并没有剥夺个人与企业的“动物精神”,相反,外部压力可能会激发出更多的活力,关键是要让个人与企业能顺利度过转型期。


转型期提供了优胜劣汰的压力测试,为各种社会实验搭建了舞台,很多被增长掩盖的结构性问题加速暴露,曾经在大潮中“裸泳”的僵尸企业也被加速淘汰,大量新模式和新物种不断涌现出来。从这一视角去审视后危机时代经济的韧性,落脚点应该是管理变革的新陈代谢。淘汰不合格的管理者,也为新的管理者扫除障碍,让他们能更快有所建树,这才是危机之后真正的否极泰来。

……

“我们重症病房有一对夫妻,15床和6床,同时感染了新冠肺炎,住进了隔离病房。15床的妻子病情比较重,需要无创通气;6床的丈夫症状相对轻,吸氧就可以了。胆小的15床时刻都需要人作陪,夜间由护士作陪,连上厕所也叫护士站在门外,白天则是6床患者多次过去相陪。今天是情人节,两人坐在一起,虽然没有鲜花,但是一人手捧一个苹果,无比虔诚地请我们的护士帮他们拍了一张合影。我想,等他们出院了,他们会永远记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情人节。”

—— 《查医生援鄂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