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山区新区街道台上社区在进行台上遗址保护时,发现了原先砌在台上小学旧址围墙根的数通古碑和石质建筑构件,在当地负责人联系邀请下,徐州市图书馆副馆长王仁同、历史文献部馆员张菲菲、采编部副主任李晴和徐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于克南前往现场,抢救和解读石上文献,为徐州文史研究增添史料。
千年古台有“文章”
坐落于徐州南大门新区街道的台上社区,三面环山、两面环水,是徐州南部地区早期先民聚居点,历史底蕴丰厚。据徐州博物馆编《徐州考古资料集成:1953-1985年》,台上村在徐州市南约30里,村南河边大路旁,早年曾发现过很多骨头、兽牙,后在附近庙台子发现绳纹陶片、磨光的黑陶片、龙山文化系统的三足器腿等,台子面积18亩,可能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1985年,铜山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台上商代遗址”。
当地老人介绍,任山下的台上村古为青龙镇,因村南青龙河而得名,台上商代遗址上面曾建有古庙,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学校,学校现已迁移。此次发现古碑的地方,即在旧校址的围墙下,有完整的清康熙碑、乾隆碑,断成三块的清同治碑、民国时期的功德碑,以及数块古建筑残件,记载了新建圆通阁、重修东岳寺和附近村民向寺庙捐赠土地等信息,是研究该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方面难得的资料。
台上社区发现古碑后,社区联系上用脚步丈量徐州大地、有着“于霞客”之称的于克南,希望帮助解读碑文内容、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于克南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市图书馆,于是有了此次寻碑、拓碑、读碑之行。
“这几块古碑,对台上社区来讲非常重要。”于克南结合当地至今保留的民国31年《重修青龙桥》古碑讲解道:“根据碑文记载,徐南三十里,万圣台前有桥名青龙,创修于何时、何人,因碑记剥落,辨识不易,仅知有清一代康乾两朝三次重修,其为交通重要之点概可想见,民国戊寅毁于兵。”于克南还表示,根据赵明奇主编的《徐州古方志丛书》《徐州府志》中相关记载,“清末,徐州学者孙运锦登天门寺的时候经过这里,听闻这里有座消失的城池。孙运锦记载,‘任山前,相传旧有小城,今为平陆,土人犹有城里、城外、小教场之称,或即唐任山馆。’孙运锦讲的地方,有可能就是这处商代遗址。”
关于“唐任山馆”,还有一段动摇唐朝统治的历史事件“庞勋起义”。“这次起义的原因是朝廷派到桂林的来自徐泗地区的戍兵,因对延期回乡不满而发动兵变,从桂林一路北还,后在宿州被围剿。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勋出郊迎,自任山至子城三十里,大陈甲兵,号令金鼓响震山谷。’人们便以‘唐任山馆’命名设在这里的驿站名,并载入了史册。” 于克南说。
石上“古书”存知音
作为铜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台上古文化遗址自学校搬迁之后一直空置。学校的大门前,曾是过去沟通徐宿及南北两京的古驿道,自206国道特别是符离大道开通后,驿道便沦落为一条沉寂的乡间小路。
在台上社区党总支书记滕文革的指引下,一行人来到古碑存放地,学校附近一处小菜园里忙活起来。大家七手八脚地将堆在墙角的古碑和石质建筑构件拉到院中,刚忙完社区工作的副书记胡忠莉也赶到现场,与大家一起移动石碑,给埋头拓印的王仁同和张菲菲递上矿泉水,还为他们撑伞遮挡烈日。
得益于菜园里现成的水源和水桶,张菲菲将乾隆碑清洗擦拭干净、铺上宣纸后,欣慰地说:“这回方便多了。以往到乡间拓印采集古碑文献,遇上附近没有水源的时候,我们只能步行到很远的地方取水,或是向当地老乡寻求帮助,若是事先知道取水极其困难,也会事先从单位带一个装满自来水的桶。”
随着拓包的轻点,一块残件上的浅浮雕龙形图案逐渐清晰。看到保存完整、动感十足的飞龙跃然纸上,大家啧啧称赞。揭离拓印好的纸张,王仁同一边用湿布擦净拓印过的石碑,一边向围观的人们解释:“为防止宣纸上的纤维等物质附着在石上,专业的传拓都必须有这样一道工序。”
天热,风大,不利于纸张的敷贴,除了中午吃饭时间,王仁同和张菲菲一直蹲在室外忙到太阳落山。当天,他俩共拓印了四通古碑及一块残件各两份,一份留给台上社区作研究,一份带回市图书馆保存,待整理后用于服务读者。
碑刻拓片属于古籍特藏文献的一种。据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通过传拓、复制等多种渠道进行古籍特藏文献采集,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自2016年开始,徐州市图书馆通过与地方文史专家、民间爱好者合作的模式,对散落的碑刻依法依规进行信息采集,迄今已拓印碑刻80余件,并义务为当地文保部门释读碑刻内容,传播地方文化。由徐州市图书馆报送的《徐州地区碑刻文物保护与利用》决策咨询报告,还被2021年江苏省《两会参阅》收录,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提供资政参考。
“这次发现的古碑,记录了古村落的历史。”在于克南的建议下,滕文革与胡忠莉皆表示,要好好保护好这些文化遗存,下一步打算申请建碑廊或是村史馆,使重现的古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参照、乡愁的见证。
撰稿:张瑾 张菲菲
摄影:李晴 于克南
审校:王仁同
发布:蔡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