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宋·翁森
01
《国粹与国学》
作者:[中] 许地山
“国粹”这个名词原是不见于经传的。它是在戊戌政变后,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呼声嚷到声嘶力竭的时候所呼出来的一个怪口号。又因为国粹学报的刊行,这名词便广泛地流行起来。
编辞源的先生们在“国粹”条下写着:“一国物质上,精神上,所有之特质。此由国民之特性及土地之情形,历史等,所养成者。”这解释未免太笼统,太不明了。
国民的特性,地理的情形,历史的过程,乃至所谓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特质,也许是产生国粹的条件,未必就是国粹。
陆衣言先生在中华国语大辞典里解释说,“本国特有的优越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就是国粹。这个比较好一点,不过还是不大明白。在重新解释国粹是什么之前,我们应当先问条件。
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事物不必是国粹。特有的事物无论是生理上的,或心理上的,或地理上的,只能显示那民族的特点,可是这特点,说不定连自己也不欢喜它。假如世间还有一个有尾巴的民族,从生理上的特质,使他们的尾巴显出手或脚的功用,因而造成那民族的精神与文化。
以后他们有了进化学的知识,知道自己身上的尾巴是连类人猿都没有了的,在知识与运动上也没有用尾巴的必要,他们必会厌恶自己的尾巴,因而试要改变从尾巴产出来的文化。
用缺乏碘质的盐,使人现出粗颈的形态,是地理上及病理上的原因。由此颈腺肿的毛病,说话的声音,衣服的样式,甚至思想,都会受影响的。可是我们不能说这特别的事物是一种“粹”,认真说来,却是一种“病”。
假如有个民族,个个身上都长了无毒无害的瘿瘤,忽然有个装饰瘿瘤的风气,渐次成为习俗,育为特殊文化,我们也不能用“国粹”的美名来加在这“爱瘿民族”的行为上。
推荐理由
《国粹与国学》一文是作者最后一篇完成的遗著。文中严厉地批评了当时中国一批以保存“国粹”为口号,而不知“国粹”为何物的文人学者。他提出“国粹”便是一个民族在物质上,精神上与思想上对于人类,最少是本民族,有过重要的贡献,而这种贡献是继续有功用,继续在发展的东西。
02
《禅宗兴起:易中天中华史》
作者:[中] 易中天
自从隋炀帝打通南北大运河,穆罕默德在麦加得到天启,世界就进入了洗牌的时代。洗牌风起云涌地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从阿拉伯人建立世界大帝国,日耳曼蛮族成为欧洲新主人,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旋风横扫欧亚大陆,奥斯曼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宰,拜占庭作为千年帝国落下帷幕。而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则成为三大世界宗教。这就是文明的走向。
在这浪潮激荡的岁月,中华文明一方面与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并将佛教中国化为禅宗,另一方面则按照自身的趋势走向高处。
玄奘法师取回的真经其实包含着中华文明稀缺的资源,作为印度哲学“五明”之一的因明。明就是知识、智慧、学问,比如声明就是音韵学和语言学。因则是推理依据,所以因明就是逻辑学和认识论。
可惜最后被欣然接受的却主要是声明。它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由此产生了格律诗。因明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禅宗的主张是顿悟成佛,那又何必要什么逻辑推理?
于是连同因明背后的科学精神也被拒之门外。事实上遍检禅宗的公案和机锋,你会发现那更多的是抖机灵,而非爱智慧。要知道,智慧和爱智慧可是两回事。没有希腊人那样对智慧的爱,最后就只会剩下文字游戏和耍嘴皮子。
禅宗最大的正面意义,是丰富了中华智慧的宝库。他们强调的顿悟成佛,以及留下的机锋公案,都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视角,即不要执着,不要拘泥。这就在老子的反向思维和庄子诗性思维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其次,禅宗让我们明白了智慧与知识的区别,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
最后,我们民族从此建立了一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模式: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推荐理由
跟随作者易中天,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03
《涡阳千年:老子文化的基因密码》
作者:[中] 王大杰/王耕耘
涡阳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自北魏太武帝赐名至今,已整整1569岁。
涡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5000多年前就有先人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涡阳还是一块风水宝地,龙的故乡。2590年前,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出生在今涡阳县天静宫街道郑店村。
唐太宗李世民拜老子为始祖;唐乾封元年,李治亲临老子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天宝二年,李隆基钦封老子庙为中太清宫,尊为“祖庙”。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亲临中太清宫拜谒,下令大加敕建,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规模宏大,建筑辉煌,蔚为壮观。元世祖后,再次重建,并更名为天静宫。
涡阳自进入历史舞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穿越千古云烟,品尽风雨沧桑,历经时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老子文化基因元素,融进人们生活的潜意识,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质。
2010年3月,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做客涡阳时,表达了与涡阳人民共同分享老子文化大餐的强烈愿望:“我们这儿,有老子故里,还有天静宫,涡阳人民对老子文化有很大的热情,研习、弘扬老子文化精神遗产、老子的智慧以及他独树一帜的对事物的看法,永远会给我们以参考、启发和享受。”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道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一个民族要强盛,除了形成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外,还应当构建能够维系民族团结并鼓舞全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大厦,没有这样的精神大厦,即使有再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以形成独立、自主、自信和充满亲和力及向心力的强大力量。
推荐理由
《涡阳千年:老子文化的基因密码》渴求这样的心灵画面:在清冷的历史天空,我和你,穿行于狭长绵延的时空隧道,往返于历史和现实之间,脚步叩在满是雨痕的旧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身边闪过的是千百年前的老宅、老墙、老树和满是年轮印记的立柱,思绪萦绕于天地、古今之间,为你疲惫的灵魂找到皈依之所。
04
《孔子》
作者:[中] 杨雪舞
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南,孔丘显赫远祖的墓地中有三间年代久远、土木结构的房子。这房子的前面,绿草铺地、野花点缀,平淡旷达里露出慈惠之心;这房子的后面,苍松翠柏、青竹古藤,肃穆悠远中透着浩然之气。
人生过于短暂,尤其是对于女人。美丽的颜征在还来不及打完一个惬意的哈欠,就已经成了老妇人。三岁随她搬到这里来的孔丘,已经17岁,在颜征在尽心地培育下,已经成了有道德、有学问的孔夫子。转眼间孔夫子长大成人,该娶亲了!
母爱如天。十七年来,颜征在活着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践行自己在丈夫面前许下的诺言:将孔丘培养成人、光大门庭,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如今,孔丘已经成人。本着成家立业的先祖规矩,颜征在要给儿子成家了。作为原本殷商后裔的孔氏家族尽管在异国他乡已下降为一介贫民,在婚姻上的讲究还是得遵循先祖的规矩。孔子娶亲,必需是族内的姑娘。这对于已下降为一介贫民的孔家媳妇颜征在来说,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好在孔夫子特有福气,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鲁国大夫厘子的帮助。颜征在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她牢牢地抓住厘子不放,经过一番艰辛地努力,总算办妥了“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礼。现如今,就只差最后的“亲迎”这一礼了。由大夫厘子介绍给孔子的姑娘,是宋国负责掌握祭祀、祭祖亓官的女儿,人称其为亓官氏。
那日,亓官氏的父亲亓官来鲁国办事,碰巧遇上了鲁国大夫厘子,不知怎么双方竟谈到了各自的儿女。厘子对孔子的印象一直非常之好,这时听亓官提到自己的女儿,便立即与他说到孔子,言语之中既有遗憾更有敬佩。亓官听后,对孔子有了喜爱之心。厘子与亓官进一步深谈,都有了将两个青年男女掇合的意思。所谓干里姻缘一线牵,素不相识的孔子和亓官氏,转眼就要成亲。这时的孔子,虽说还不曾与亓官氏谋面,却已从母亲点滴的透露中有了一个朦胧的印象,坚信这亓官氏定会是一位美丽、温柔、又通情达理的姑娘。
早在昨日,母亲与孔子已经商量好,就在今日黄昏孔子必需前往宋国,去迎请自己的新娘。母子俩之所以要等到黄昏出发前去迎亲,这是“礼”的规定。所谓“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啇为昏。” 这里说的“三啇”指的是“三刻”。当时以漏刻计时,称之为啇。漏下三啇为昏。为此,出门迎亲,需在黄昏。美丽的亓官氏虽在几百里外,颜征在母子从不欺人,因此商量决定孔子在黄昏时出发、上路,前往宋国迎亲。
推荐理由
孔子是个平凡的人,也是个圣人。说他是平凡的人因为他有与我们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在人生理想的坚持上、追求学问的努力上、对待挫折的乐观上、反省自我的无情上,做得都比我们多一点、好一点,也就因为这一点点,他成了圣人。见贤思齐,当我们通过此书了解了他,或许能够争取在某些方面也多那么一点点,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自己更快活一些的人。
05
《先秦诸子》
作者:[中] 易中天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主要是孟子的范畴。但孔子也说“义”,说得还不少,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孔子一般不把“仁”和“义”并列,搁在一起说是智。孟子则不说仁智,而说仁义,比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这是孟子对儒家思想体系的重大调整。从此以后,中国人就都不讲仁与智,改说仁与义了,比如不能“不仁不义”,比如“你不仁,休怪我不义”等等。这正是孟子的深远影响。
孟子为什么要仁义并举?因为单说仁,有问题。比如孔子说,只有那些“仁人”,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憎分明,喜欢该喜欢的,憎恶该憎恶的,叫做“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当然有道理。问题在于,仁是爱呀!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怎么去憎恶别人呢?说起来总归别扭。还有,仁,是“不忍之心”。对别人不忍,对自己当然也不忍。但是,有些事情又不能不狠下心来去做,这就需要在道德上有个说法。何况到了孟子的时代,那些“有国者”早就没什么爱心了。整个天下,是生灵涂炭,残暴不仁,孟子也就不能不“以义补仁”。这倒也符合老子的推理,“失仁而后义”嘛!
那么,什么是“义”?随便举个例子就能明白。比如有个老汉,只有一个儿子,该不该仁,该不该爱?恐怕大家都会说:该!可是如果这儿子当了汉奸,带着鬼子兵来烧杀掠抢,残害乡亲,又该怎么办?恐怕大家又都会说:大义灭亲嘛!这就全明白了:义与仁,刚好是相反的。仁,是“亲亲”;义,则可以“灭亲”。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那家伙罪有应得。所以,义有两层意思,一是“该”,二是“灭”。合起来,就是“该灭”。
其实,这正是“义”的本义。义,最基本的意思有两个,一是威仪的仪,二是适宜的宜。威仪的仪,本字就是义,单人旁是后加的。它的字形,是一个人,头上有羊角,手中有武器。这个形象,可谓“威风八面”。所以许慎说,“义”就是“己之威仪”。同时,它也有一个意思,就是“应该去战斗”。适宜的宜,字形是一块肉放在砧板上,因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唐兰先生,文化学家庞朴先生,都认为“宜”有“该杀”之意。只不过后来杀气没有了,就变成了“适宜”。
这就与“仁”大相径庭,即仁主生,义主杀;仁讲爱,义讲憎。其实我们去看那些与“义”有关的词,比如大义灭亲,见义勇为,义无反顾,舍生取义,其中的“义”,都不能被替换为“仁”。所以,孟子讲义,就解决了“仁学”无法回答的问题:那些该死的怎么办?孟子的观点很明确:该杀就杀,不该杀就绝不能杀。“杀一无罪非仁也”,滥杀无辜是“不仁”。但该杀不杀,则是“不义”。
孟子的这个范畴有道理,也有问题。首先,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就说不清楚。我们知道,义,有很多种。比方说,有道义,有仁义,有忠义,有正义,有情义,有侠义。这么多“义”搁在一块,有时候会闹矛盾。《孟子·离娄下》说,有一次,郑国和卫国发生战争,两国各有一个顶尖级的射手出场。然而,当他们在战场上相遇时,卫国的射手却发现郑国的射手一动不动。卫国的射手就问:先生为什么不拿起弓来?郑国的射手说:我今天病了,拿不动。这下卫国的射手为难了,因为他是郑国射手的学生的学生,用“太老师”教的武艺,去杀不能战斗的“太老师”,显然不义;放弃战斗,背叛国家,同样不义。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卫国射手抽出箭来,在车轮子上把箭头敲掉,胡乱射了几箭走人。
孟子讲这个故事,或许是想说明,所谓“义的冲突”是可以解决的。但我看没那么乐观。卫国那个射手的做法可行,是因为“春秋无义战”。战争本身既然无义可言,不战而退也就没什么关系。但如果卫国正义呢?那射手岂不得自己一头撞死?甚至撞死都不行,撞死就不算背义、不算叛国了?大约也只能先杀了“师爷爷”,自己再自杀。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就更大。杀了老师的老师,这是“欺师灭祖”;杀了本国的战士,这是“叛国资敌”;杀一个没有还手能力的老人,这是“乘人之危”;犯了错误又自杀,这是“逃避责任”。请大家想想,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岂非左右不是人?
推荐理由
《先秦诸子》这本书是先秦时代的历史总结和思想浓缩。以儒墨道法为大主线,详尽阐释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这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辩论,对后世影响巨大。
06
《图解黄帝内经》
作者:图解经典编辑部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易经》合称中国的“三玄”。千百年来,它们始终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天书”,受到无数人的仰视。比如《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初早的典籍、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另外三本是《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自诞生至今,就没有一个人动摇过它的理论框架。历史上无数名医临死时发现:自己一生心血,只是对此书中的某些内容多了一些心得,而并没有为这座大厦添一砖一瓦。但到了现代,由于西医的发展,中医研究者越来越少。甚至有很多人批判中医,认为它是“伪科学”,原因很简单——看不懂,也无法用实验证明,诊断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八个中医大夫会有九种结论,所以否定。
中医确实有不可证的特点,因为它与现代科学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源于提问的方法,方法不同,答案就不同。西医用解剖、测量的方法,将生命变成数字,比如血压,低压60到90、高压90到140为正常。西医认为,解剖刀下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至少是不可理解的。比如经络,国家两个五年计划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只得到一个结论:经络是存在的。这让科学家很头痛:“怪事,这么先进的仪器为什么就看不到经络呢?”
不仅是经络,整个中医学都是不能用西医方法来研究的,因为中医用的是“玄而又玄”的方法。对此,我们做出如下探讨:人类发现的“定理”“规律”越多,便越限制自己的认知能力。知识越多,头脑中的“框框”就越多。因此有人说,博士的眼里只有偏见。而中国古人的学习方式与此相反,他们不是在垒墙,而是在砸墙,也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
他们每得到一个知识,就相当于拆了墙上一块砖。在这里,书不是越读越厚,而是越读越薄。所以,大智者是佛陀或老子那样的人,学到后,高墙被拆平了,因而超凡入圣。这种“入圣”在常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不过,东方的佛学、易学、中医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化,它们是先贤在“减欲”“入定”“无为”中发现的与眼前世界并行不悖的另一个世界。比如人体的经络、穴位、解剖学上不存在的器官——三焦等。这些东西与“暗物质”相似。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中90%的东西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暗物质,它们看似不存在,但却始终在发挥作用,这很玄,因此被称为“玄学”。
中医的“玄”的另一个体现方面是:它从产生之始就有完美的体系。历史表明,后人只是在研究它而没有发展它。《黄帝内经》的理论庞大而深邃,藏象学、经络学、运气学、阴阳五行学,环环相扣,纵横穿插,错综复杂。两千年来,人们的研究只是在给这本古籍添加注脚,将原本浑然一体的经典肢解出众多门派。其实,这种肢解几乎是所有东方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而现代科学的发展道路正好与此相反——先提出一个理论,然后完善之、再完善之。这导致了相反的现象:研究传统文化注重首创典籍,研究现代科学注重新发现。或者说,西医要向前看,中医要向后看。
推荐理由
《黄帝内经》是现存较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之一,它将先人所积累下来的医疗经验,通过实践,升华为理性的认知内容,并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本书是以《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集合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对《黄帝内经》进行了全新图解式的解读。
“让阅读增长智慧”